| 1. 前言 | 第1-18页 |
| ·目前名优的胡萝卜品种 | 第8-9页 |
| ·五寸类胡萝卜品种 | 第8页 |
| ·五寸杂交类胡萝卜品种 | 第8页 |
| ·七寸类胡萝卜品种 | 第8-9页 |
| ·形态学与农艺性状鉴定技术 | 第9-10页 |
| ·种子形态观察法 | 第9页 |
| ·幼苗形态鉴定法 | 第9-10页 |
| ·种子解剖鉴定法 | 第10页 |
| ·田间小区鉴定法 | 第10页 |
| ·生理生化鉴定技术 | 第10-13页 |
| ·同工酶谱系 | 第11-12页 |
| ·贮藏蛋白谱系分析 | 第12-13页 |
| ·DNA分子标记 | 第13-16页 |
| ·RFLP技术 | 第13页 |
| ·RAPD技术 | 第13-14页 |
| ·SSR技术 | 第14-15页 |
| ·AFLP技术 | 第15页 |
| ·SRAP技术 | 第15-16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 2 供试的材料和试剂 | 第18-19页 |
| ·供试的材料 | 第18页 |
| ·实验的试剂 | 第18页 |
| ·主要的仪器和设备 | 第18-19页 |
| 3 胡萝卜品种鉴定方法的研究 | 第19-30页 |
| ·胡萝卜品种的形态学鉴定技术 | 第19页 |
| ·形态观察 | 第19页 |
| ·种子重量的差别 | 第19页 |
| ·胡萝卜种子总DNA的提取 | 第19-21页 |
| ·植物总DNA提取的CTAB法 | 第19页 |
| ·植物总DNA提取的CTAB改良法 | 第19-20页 |
| ·Universal Genomic DNA Extraction Kit Ver.3.0(试剂盒) | 第20-21页 |
| ·胡萝卜品种的分子标记技术分析 | 第21-28页 |
| ·胡萝卜种子DNA的SRAP标记 | 第21-23页 |
| ·SRAP标记技术的引物序列 | 第21-22页 |
| ·SRAP扩增反应的体系优化 | 第22-23页 |
| ·SRAP标记技术引物的筛选 | 第23页 |
| ·筛选后的PCR扩增 | 第23页 |
| ·PCR电泳图谱的聚类分析 | 第23页 |
| ·胡萝卜品种多态性的RAPD分析 | 第23-25页 |
| ·反应的程序 | 第23-24页 |
| ·RAPD-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24页 |
| ·随机引物的筛选 | 第24-25页 |
| ·胡萝卜种子叶绿体DNA的分子标记 | 第25-28页 |
| ·总DNA的PCR扩增 | 第25-26页 |
| ·目的片段的克隆与测序 | 第26-28页 |
| ·酯酶同工酶技术鉴定胡萝卜品种 | 第28-30页 |
| ·种子的发芽 | 第28页 |
| ·酯酶同工酶的提取 | 第28页 |
| ·等电聚焦电泳 | 第28-30页 |
| ·胶的制备 | 第29页 |
| ·电泳 | 第29页 |
| ·拍照分析 | 第29-30页 |
|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0-42页 |
| ·形态鉴定技术 | 第30-31页 |
| ·胡萝卜种子总D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 ·分子标记技术 | 第32-40页 |
| ·醋酶同工酶鉴定技术 | 第40-42页 |
| 5. 小结 | 第42-43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附录1 缩略语表 | 第50页 |
| 附录2 常用试剂配制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