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甘泉探区长3油层组储层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1-13页
     ·特低渗储层研究进展第11-12页
     ·甘泉探区延长组储层及其含油气性研究进展第12-13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技术路线第14页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4-16页
第二章 柴44井区地质概况第16-18页
第三章 地层特征及储层精细对比第18-26页
   ·地层划分及对比第18-24页
     ·地层划分依据第18-23页
     ·主要油层组的岩性和电性特征第23-24页
   ·储层细分对比第24-26页
     ·储层多层次逐级细分对比方法第24-26页
第四章 油田构造与圈闭特征第26-28页
   ·总体构造特征第26页
   ·砂体顶面微构造特征第26-28页
第五章 沉积微相与砂体分布规律第28-40页
   ·区域沉积背景及沉积体系第28-29页
   ·沉积相类型的确定及微相划分第29-37页
     ·沉积相划分标志第29-32页
     ·微相划分及其特征第32-36页
     ·沉积微相的平面及剖面演化特征第36-37页
   ·砂体分布规律第37-40页
第六章 储层特征研究第40-74页
   ·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第40-42页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第42-50页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第42-43页
     ·成岩作用序列及砂岩孔隙演化特征第43-45页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第45-50页
   ·孔隙结构特征第50-64页
     ·孔隙类型及其组合第50-53页
     ·孔喉大小与分布特征第53-59页
     ·毛管压力曲线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第59-60页
     ·特低渗储层恒速压汞测试分析第60-64页
   ·储层物性特征第64-66页
     ·物性总体特征第64-65页
     ·储层物性影响因素第65-66页
   ·储层分类及评价第66-67页
     ·分类评价标准第66-67页
     ·储层评价第67页
   ·储层非均质性第67-71页
     ·层间非均质特征第67页
     ·层内非均质特征第67-69页
     ·平面非均质性特征第69-71页
   ·储层敏感性分析第71-74页
     ·潜在敏感性分析第71页
     ·敏感性试分析第71-74页
第七章 储层裂缝特征第74-88页
   ·显裂缝特征第74-75页
     ·储层裂缝地面特征第74-75页
   ·岩心裂缝特征第75-78页
   ·显微裂缝特征第78-79页
   ·裂缝的测井识别第79-84页
   ·裂缝钻井、试油特征第84-85页
   ·人工裂缝第85-88页
     ·人工压裂破压分析第85-86页
     ·人工裂缝监测第86-88页
第八章 油藏特征第88-90页
第九章 结论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空间数据库技术的耀州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定量区划
下一篇:安塞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10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及有利区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