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家庭网络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4页 |
·家庭网络技术概述 | 第16-17页 |
·家庭网络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7-22页 |
·家庭网络技术的现状 | 第17-22页 |
·家庭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22页 |
·选题意义 | 第22-23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任务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电力线网络通讯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4-29页 |
·系统实现目标 | 第24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4-25页 |
·系统工作过程和原理 | 第25-26页 |
·电力线载波的技术难点 | 第26-29页 |
第三章 电力线载波通讯中的OFDM技术 | 第29-38页 |
·OFDM技术基础 | 第29-31页 |
·频谱效率计算 | 第29-30页 |
·比特分配 | 第30-31页 |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OFDM模型 | 第31-34页 |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OFDM典型系统 | 第31-33页 |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OFDM参数计算 | 第33页 |
·OFDM信号的计算仿真 | 第33-34页 |
·试验电力线网络拓扑图 | 第34-35页 |
·低压电力线上OFDM信号传输特性分析 | 第35-38页 |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38-73页 |
·系统硬件结构 | 第38页 |
·电力线通讯主控终端硬件的整体设计 | 第38-39页 |
·电力载波电路的设计 | 第39-45页 |
·INT5200简介 | 第40-41页 |
·电力网桥接口电路的设计 | 第41-45页 |
·电力线耦合电路设计 | 第45页 |
·用户终端的设计 | 第45-48页 |
·微处理器管理单元的设计 | 第48-55页 |
·S3C4510B简介 | 第48页 |
·电源系统的设计 | 第48-50页 |
·晶振电路的设计 | 第50-51页 |
·复位电路的设计 | 第51-52页 |
·JTAG调试接口设计 | 第52-54页 |
·串口打印电路的设计 | 第54-55页 |
·存储系统的设计 | 第55-60页 |
·Flash接口电路的设计 | 第55-59页 |
·SDRAM接口电路设计 | 第59-60页 |
·以太网的网络接口设计 | 第60-64页 |
·RTL8019AS主要性能 | 第61页 |
·RTL8019AS内部结构 | 第61页 |
·RTL8019AS内部RAM地址空间分配 | 第61-62页 |
·RTL8019AS I/O地址分配 | 第62-63页 |
·RTL8019AS与CPU的连接 | 第63-64页 |
·抄表单元的设计 | 第64-66页 |
·可靠性设计要点 | 第66-73页 |
·电磁干扰的种类 | 第66-67页 |
·电源系统的设计要点 | 第67-68页 |
·CPU系统设计要点 | 第68页 |
·差分信号的处理 | 第68-69页 |
·时钟电路的处理 | 第69页 |
·数字供电和模拟供电 | 第69页 |
·电源层和地层的处理 | 第69页 |
·memory接口的EMC处理 | 第69页 |
·EMI处理 | 第69-70页 |
·热处理 | 第70页 |
·EMC测试结果 | 第70-73页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73-91页 |
·uClinux简介 | 第73页 |
·系统软件组成 | 第73页 |
·系统驱动程序设计 | 第73-83页 |
·抄表驱动程序设计 | 第73-74页 |
·RTL8019驱动程序设计 | 第74-80页 |
·电力线网桥驱动程序设计 | 第80-83页 |
·用户程序设计 | 第83-91页 |
·抄表用户程序设计 | 第83-88页 |
·嵌入式Web页面设计 | 第88-91页 |
第六章 系统运行效果分析 | 第91-95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95-96页 |
·结论 | 第95页 |
·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完成的研究论文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