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第12-14页 |
·压电陶瓷微位移致动器的特性及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压电陶瓷微位移致动器的特性 | 第14-15页 |
·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的要求 | 第15页 |
·压电陶瓷微位移致动器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光纤光栅传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光纤传感的研究方向 | 第16-17页 |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 第17-18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及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压电陶瓷理论 | 第19-31页 |
·压电陶瓷概述 | 第19-20页 |
·压电陶瓷的构成 | 第20页 |
·压电陶瓷的压电特性 | 第20-22页 |
·压电陶瓷的弹性 | 第20-21页 |
·压电晶体的介电性 | 第21-22页 |
·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 | 第22-30页 |
·正压电效应及其表达式 | 第22-23页 |
·逆压电效应及其表达式 | 第23-25页 |
·压电陶瓷分别在X、Y、Z 方向的逆压电效应 | 第25-26页 |
·PZT(锆钛酸铅)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变形分析 | 第26-28页 |
·压电陶瓷的迟滞蠕变特性分析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的设计 | 第31-45页 |
·电源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31-32页 |
·直流稳压电路设计 | 第32-33页 |
·放大电路设计 | 第33-38页 |
·功率运算放大器的选定 | 第33-34页 |
·放大电路的整体结构设计 | 第34-36页 |
·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分析 | 第36页 |
·输出失调电压的补偿 | 第36页 |
·放大电路的相位补偿 | 第36-37页 |
·电流限制 | 第37-38页 |
·信号发生系统及控制软件设计 | 第38-41页 |
·PCI-9111 数据采集卡简介 | 第38页 |
·LABVIEW 程序设计 | 第38-39页 |
·部分LABVIEW 波形发生程序原理图 | 第39-41页 |
·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的性能测试 | 第41-44页 |
·输出电压范围和稳定性测试 | 第41-43页 |
·输出电压线性度的测量及电源的动态响应特性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压电致动器在光纤光栅传感系统中的应用 | 第45-59页 |
·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45-47页 |
·压电微位移致动器在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应用实验 | 第47-58页 |
·直流信号拉动光纤光栅实验 | 第47-48页 |
·标定电压与中心波长实验 | 第48-51页 |
·交流信号拉动光纤光栅实验 | 第51-53页 |
·压电微位移致动器在交流电压监测中的实验 | 第53-55页 |
·微位移致动器在温度自适应FBG 动态传感的应用实验..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