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交通事故论文--交通事故处理、分析与统计论文

汽车与高速公路混凝土护栏碰撞事故分析及仿真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第1章 引言第8-16页
   ·研究背景第8-10页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状况及特点第8页
     ·国内外交通事故统计分析第8-10页
   ·国内外高速公路护栏的研究现状第10-14页
     ·研究概况第10-12页
     ·研究方法概述第12-13页
     ·计算机仿真软件MADYMO简介第13-14页
   ·汽车碰撞安全法规第14-15页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护栏装置第16-25页
   ·护栏的种类第16-20页
     ·刚性护栏第16-17页
     ·半刚性护栏第17-19页
     ·柔性护栏第19-20页
   ·护栏的设计方法第20-23页
     ·护栏的设计条件第20-21页
     ·护栏形式的选择第21-23页
   ·护栏性能的评估第23-25页
     ·评估标准第23-24页
     ·评估手段第24-25页
第3章 交通事故碰撞损伤机制和乘员损伤参数第25-33页
   ·碰撞损伤机制第25-27页
     ·机动车内乘员的致伤方式第25-26页
     ·致伤机制第26-27页
   ·乘员损伤参数研究第27-31页
     ·头部损伤参数研究第27-29页
     ·胸部损伤参数研究第29-30页
     ·大腿骨和骨盆的耐受冲击性第30-31页
   ·人体损伤评估标准第31-33页
     ·简明伤害标准((AIS)和综合伤害标准(CRIS)第31-32页
     ·我国的相关标准第32-33页
第4章 汽车-护栏碰撞系统模型的建立第33-43页
   ·混凝土护栏的多刚体模型第33-37页
     ·混凝土护栏的动力学模型第33-35页
     ·混凝土护栏的多刚体模型第35-37页
   ·汽车的有限元模型第37-39页
   ·车内假人及其约束系统模型第39-43页
     ·MADYMO混Ⅲ型假人模型的描述第39-40页
     ·安全带模型描述第40-41页
     ·车内乘员及其约束系统的接触定义第41-43页
第5章 汽车-护栏碰撞系统的仿真计算及结果分析第43-55页
   ·汽车-护栏碰撞的动力学响应特性第43-50页
     ·汽车-混凝土护栏碰撞系统计算模拟条件第43页
     ·碰撞初始条件第43-44页
     ·仿真模型的验证第44-45页
     ·碰撞结果分析第45-50页
   ·护栏结构形式的改进第50-52页
   ·乘员的损伤生物力学响应参数第52-55页
第6章 总结及展望第55-58页
   ·总结第55-56页
   ·展望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附录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工神经网络在大城市中心区路内停车需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无讼”的理由及其逻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