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传动系统论文--机械传动论文--变速器论文

电控限滑差速器限滑转矩与整车性能匹配的仿真研究

内容提要第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汽车限滑差速器第8-11页
     ·转矩感应式限滑差速器第9页
     ·转速感应式限滑差速器第9-10页
     ·电控限滑差速器第10-11页
   ·开展电控限滑差速器研究的意义第11-13页
     ·限滑差速器对汽车性能的影响第11-13页
       ·驱动性能第11页
       ·转弯行驶性能第11-12页
       ·高速行驶稳定性第12-13页
     ·开展电控限滑差速器研究的意义第13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电控限滑差速器结构研究与工作原理第14-33页
   ·电控限滑差速器第14-15页
   ·电控限滑差速器控制系统第15-21页
     ·控制系统主要功用及其组成第15-16页
     ·车轮转速传感器第16-17页
     ·电控单元第17页
     ·控制微电机第17-19页
     ·减速机构与促动机构第19-21页
       ·减速机构第19-20页
       ·促动机构第20-21页
   ·电控限滑差速器执行系统第21-29页
     ·限滑机构第22-25页
       ·压力环第22-23页
       ·主、从动摩擦片第23-25页
     ·差速机构第25-29页
       ·半轴齿轮第26页
       ·行星齿轮第26-27页
       ·行星齿轮轴第27页
       ·差速器左壳体第27-28页
       ·差速器右壳体第28-29页
   ·电控限滑差速器的工作原理第29-32页
     ·带压力环机械摩擦片式限滑差速器的工作原理第29-30页
     ·电控限滑差速器的工作原理第30-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电控限滑差速器的控制方法第33-49页
   ·引言第33-34页
   ·电控限滑差速器控制策略第34-35页
   ·电控限滑差速器PID 控制方法第35-38页
     ·PID 控制方法第35-37页
     ·电控限滑差速器PI 控制器第37-38页
   ·模糊PID 参数自调整控制方法第38-40页
   ·电控限滑差速器模糊PI 参数自调整控制器第40-48页
     ·模糊PI 参数自调整控制器的结构第40-41页
     ·模糊控制表设计第41-48页
       ·输入输出量的确定第41页
       ·精确量的模糊化第41-45页
       ·模糊规则的制定第45页
       ·模糊推理第45-47页
       ·解模糊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装有电控限滑差速器的整车动力学模型第49-62页
   ·动力传动系统数学模型第49-54页
     ·发动机模型第49-51页
     ·变速器和主减速器模型第51页
     ·电控限滑差速器模型第51-53页
     ·轮胎模型第53-54页
   ·整车动力学模型第54-61页
     ·整车模型第56-60页
     ·车轮动力学模型第60-61页
     ·车轮垂直载荷第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整车仿真与分析第62-82页
   ·概述第62-63页
   ·在对分路面上对动力性的影响第63-64页
     ·对汽车加速性能的影响第63-64页
     ·对汽车爬坡性能的影响第64页
   ·汽车转弯时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第64-66页
   ·仿真研究与分析第66-81页
     ·仿真模型第66-71页
     ·仿真工况第71页
     ·动力性仿真工况研究第71-77页
       ·对分路面原地起步加速行驶仿真工况第71-74页
       ·对分路面直接挡加速行驶仿真工况第74-76页
       ·对分坡道路面爬坡行驶仿真工况第76页
       ·动力性仿真结果分析第76-77页
     ·操纵稳定性仿真工况研究第77-81页
       ·稳态回转行驶仿真工况第77-78页
       ·蛇形行驶仿真工况第78-80页
       ·转向轻便性仿真工况第80页
       ·操纵稳定性仿真结果分析第80-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摘要第88-91页
ABSTRACT第91-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蒽醌加氢流化床工艺冷模实验的研究
下一篇:乙酰胆碱酯酶与硫代黄素T体系检测有机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