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叶蛋白的提取与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叶蛋白 | 第9-11页 |
·叶蛋白的营养价值 | 第9-10页 |
·叶蛋白的提取方法 | 第10-11页 |
·叶蛋白肽的研究 | 第11页 |
·苜蓿叶蛋白 | 第11-13页 |
·苜蓿叶蛋白的基本组成 | 第11-12页 |
·苜蓿叶蛋白的营养价值 | 第12页 |
·苜蓿叶蛋白的应用价值 | 第12-13页 |
·国内外的研究历史、进展状况、合作情况 | 第13-14页 |
·国内 | 第13-14页 |
·国外 | 第14页 |
·合作 | 第14页 |
·课题的科学意义、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本课题的科学意义 | 第14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苜蓿叶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15-23页 |
·引言 | 第15页 |
·实验材料及主要仪器 | 第15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15页 |
·主要仪器 | 第15页 |
·饲用苜蓿叶蛋白实验方法 | 第15-17页 |
·压块苜蓿原料的分析 | 第15页 |
·提取工艺的选择 | 第15-16页 |
·浸提液的选择 | 第16页 |
·机械破壁方法的选择 | 第16页 |
·影响蛋白提取率细化因素的选择 | 第16-17页 |
·食用苜蓿叶蛋白的提取 | 第17页 |
·苜蓿叶蛋白提取率的计算 | 第1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7-22页 |
·成分分析 | 第17-18页 |
·饲用苜蓿叶蛋白的提取 | 第18-22页 |
·食用苜蓿叶蛋白的提取 | 第22页 |
·结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苜蓿食用叶蛋白脱腥、脱色工艺的研究 | 第23-29页 |
·引言 | 第23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3-24页 |
·材料 | 第23页 |
·仪器 | 第23-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有机溶剂法 | 第24页 |
·其他脱腥、脱色方法 | 第24-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有机溶剂法 | 第25-27页 |
·其他脱色方法 | 第27-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第四章 苜蓿食用叶蛋白的功能特性研究 | 第29-36页 |
·前言 | 第29页 |
·材料 | 第29页 |
·方法 | 第29页 |
·苜蓿食用蛋白的变性温度测定 | 第29页 |
·苜蓿食用蛋白的功能特性测定 | 第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5页 |
·苜蓿蛋白的变性温度 | 第29-30页 |
·苜蓿叶蛋白的功能性质 | 第30-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第五章 苜蓿食用叶蛋白的营养分析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 第36-42页 |
·引言 | 第36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6页 |
·材料 | 第36页 |
·仪器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苜蓿叶蛋白组分测定 | 第36页 |
·曲奇的配料与工艺 | 第36-37页 |
·面团粉质曲线的测定 | 第37页 |
·面团拉伸曲线的测定 | 第37页 |
·曲奇的质构特性的测定 | 第37页 |
·面团的粘弹性测定 | 第37页 |
·感官评定 | 第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1页 |
·苜蓿叶蛋白的营养价值 | 第37-38页 |
·面团的粉质曲线 | 第38页 |
·面团的拉伸特性 | 第38-39页 |
·苜蓿叶蛋白对面团粘弹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苜蓿叶蛋白对曲奇焙烤特性的影响 | 第40页 |
·添加苜蓿蛋白的曲奇感官评定 | 第40页 |
·苜蓿蛋白在其它面制品中的应用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主要结论 | 第42-43页 |
展望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