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建造工艺论文--锻、铸造及压力加工、成型工艺论文

水火弯板自动化加工工艺的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注释说明清单第12-16页
1 绪论第16-35页
   ·水火弯板工艺简介第17-21页
     ·水火弯板的工艺方法第17-20页
     ·水火弯板的基本原理第20-21页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第21-2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22-29页
     ·水火弯板机理的研究第22-25页
     ·水火弯板加工工艺参数预报的研究第25页
     ·钢板水火加工成形自动检测和二次加工工艺参数预报研究第25-26页
     ·水火弯板自动化加工系统的研究开发第26-29页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29-35页
2 水火弯板过程数值模拟中热边界条件的研究第35-65页
   ·水火弯板过程数值模拟中的热流边界条件第35-43页
     ·水火弯板中常用的热源第36-39页
     ·水火弯板气体火焰高斯分布热流密度参数研究第39-43页
   ·水火弯板过程数值模拟中的空气对流换热边界条件第43-45页
   ·水火弯板过程数值模拟中的辐射换热边界条件第45页
   ·水火弯板过程数值模拟中的水冷换热边界条件第45-58页
     ·流动沸腾换热的基本理论第46-47页
     ·过冷水单相流动对流换热边界条件第47-49页
     ·过冷水流动泡态沸腾起始点(ONB)第49-50页
     ·过冷水流动泡态沸腾换热边界条件第50-53页
     ·过冷水流动泡态沸腾临界点第53-58页
   ·水火弯板过程的数值模拟第58-61页
     ·水火弯板数值模拟的有限元模型第59页
     ·两种边界条件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值的比较第59-61页
   ·本章总结第61-65页
3 水火弯板加工工艺参数预报方法研究第65-84页
   ·水火弯板实验研究第65-68页
     ·水火弯板实验原理第65-66页
     ·水火弯板实验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第66-68页
   ·水火弯板变形影响因素和变形规律分析第68-72页
   ·水火弯板的数学模型研究第72-74页
     ·实验数据的修正和补充第73-74页
     ·单因素局部收缩量水火弯板变形规律系列数学模型第74页
   ·水火弯板加工工艺参数预报方法研究第74-82页
     ·研究的思路第74-75页
     ·鞍形板水火加工工艺参数预报的优化设计方法第75-80页
     ·水火弯板加工工艺参数预报软件系统第80-82页
   ·本章总结第82-84页
4 船体复杂曲面钢板水火成形自动化检测和二次加工方法研究第84-104页
   ·加工后钢板曲面形状的测量和表达第84-88页
     ·加工后钢板曲面形状的测量第84-85页
     ·加工后钢板曲面形状的表达第85-88页
   ·曲面钢板的纵向成形检测第88-93页
     ·基本原理第88-89页
     ·考虑加工塑性变形因素的成形曲面在检测曲面上的展开第89-92页
     ·曲面钢板的纵向成形检测第92-93页
   ·曲面钢板的横向成形检测第93-94页
   ·未成形钢板曲面形状的修正第94-96页
     ·钢板纵向形状的修正第94-95页
     ·钢板横向形状的修正第95-96页
   ·算例第96-102页
     ·钢板成形自动检测的算例第96-99页
     ·未成形钢板形状修正的算例第99-102页
   ·本章总结第102-104页
5 悬臂式水火弯板机器人设计研究第104-138页
   ·悬臂式水火弯板机器人总体设计要求和方案确定第105-110页
     ·设计要求第105页
     ·确定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机器人的基本参数第105-106页
     ·机器人移动底座方案设计第106页
     ·机器人机械手臂自由度数和系统构形第106-107页
     ·机器人主要性能参数和结构参数第107-108页
     ·悬臂式水火弯板机器人设计方案的说明第108-110页
   ·机器人驱动电机功率估算和电机选择第110-116页
     ·电机功率的估算第111-115页
     ·机器人驱动电机的预选第115-116页
   ·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研究第116-121页
     ·本体结构设计第117-118页
     ·结构的静力学分析第118-119页
     ·结构的模态分析第119-121页
   ·悬臂式水火弯板机器人运动学分析第121-134页
     ·刚体的位姿描述和齐次坐标变换第121-122页
     ·连杆坐标系的建立第122-124页
     ·运动学方程第124-126页
     ·运动学方程的求解第126-128页
     ·雅可比矩阵第128-133页
     ·运动学分析方法概述第133-134页
   ·本章总结第134-138页
6 结论和展望第138-141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38-139页
   ·展望第139-14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41-14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42-143页
创新点摘要第143-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苏省苏北地区体育运动学校田径教练员人才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一篇:我国普通中学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实践研究--以一位成功校长的实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