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违法建筑的界定 | 第9-13页 |
第一节 违法建筑概念的历史演变 | 第9-10页 |
第二节 违法建筑和违章建筑的关系 | 第10-11页 |
第三节 违法建筑的法律特征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侵害违法建筑的侵权对象——违法建筑上的民事权益 | 第13-24页 |
第一节 违法建筑上的民事权益证成 | 第13-19页 |
一、正当性分析(应然) | 第13-17页 |
二、实然性分析 | 第17-19页 |
第二节 违法建筑上民事权益的主体--------被侵权人 | 第19-24页 |
一、建造人 | 第20-22页 |
二、建造人以外的占有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24-32页 |
第一节 损害 | 第24-26页 |
一、利益说(差额说) | 第24-25页 |
二、组织说 | 第25页 |
三、修补因果关系的问题 | 第25-26页 |
第二节 行为的违法性 | 第26-32页 |
一、概述 | 第26-27页 |
二、阻却违法之事由 | 第27-29页 |
三、过错 | 第29-32页 |
第四章 侵害违法建筑的侵权责任形式 | 第32-45页 |
第一节 侵害违法建筑的侵权责任的请求权基础 | 第32-33页 |
第二节 违法建筑的侵权责任形式与其他保护方法的关系 | 第33-37页 |
一、《物权法》保护与《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的比较 | 第33页 |
二、与《侵权责任法》上相关规定在适用上的差别 | 第33-34页 |
三、关于《物权法》中损害赔偿规定 | 第34-35页 |
四、与返还不当得利责任的关系 | 第35-37页 |
五、与相邻关系规定的关系(侵害相邻关系) | 第37页 |
第三节 《侵权责任法》关于侵害违法建筑的责任形式的特殊规定 | 第37-39页 |
一、恢复原状的适用 | 第37-38页 |
二、《侵权责任法》第26 条的适用 | 第38-39页 |
第四节 财产损失的计算 | 第39-45页 |
一、市场价格 | 第40页 |
二、其他方式 | 第40-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