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引言 | 第12-18页 |
一、青少年性教育的背景及紧迫性 | 第12-14页 |
(一) 学校性教育开展起步晚、经验少,处于探索之中 | 第13页 |
(二) 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 第13-14页 |
(三) 国民素质提高、社会责任感建立的紧迫需要 | 第14页 |
二、国内外性教育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一) 中国性教育的突破与瓶颈 | 第14-15页 |
(二) 国外性教育发展概况 | 第15-18页 |
第一部分 性教育内涵与研究意义 | 第18-24页 |
一、性教育相关概念分析 | 第18-19页 |
(一) 性的定义 | 第18页 |
(二) 性教育的定义 | 第18-19页 |
二、青春期与学校性教育 | 第19-22页 |
(一) 青春期定义 | 第19-20页 |
(二) 青春期与学校性教育 | 第20-22页 |
三、青少年性教育比较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22-24页 |
(一) 推动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的快速发展 | 第22页 |
(二) 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 第22-24页 |
第二部分 中国、瑞典、美国学校性教育的比较与分析 | 第24-52页 |
一、文化背景等国情的比较 | 第24-30页 |
(一) 中国国情与儒家文化对性教育的影响 | 第24-25页 |
(二) 瑞典、美国国情与民主开放文化对性教育的影响 | 第25-30页 |
二、性教育环境比较 | 第30-31页 |
(一) 瑞典与美国相似的性教育环境 | 第30页 |
(二) 中国的性教育氛围 | 第30-31页 |
三、政策指引和发展道路比较 | 第31-36页 |
(一) 瑞典性教育政策和道路发展状况 | 第31-32页 |
(二) 美国性教育政策和道路发展状况 | 第32-33页 |
(三) 中国性教育政策和道路发展状况 | 第33-36页 |
四、课程指导、教育目标比较 | 第36-49页 |
(一) 瑞典的性教育课程指导及目标设置 | 第36-40页 |
(二) 美国从综合性教育到禁欲性教育课程指导及目标设置 | 第40-47页 |
(三) 中国急需完善的性教育课程指导及教育目标概述 | 第47-49页 |
五、性教育模式及教育方法的比较 | 第49-52页 |
(一) 目前国际常见的性教育模式 | 第49页 |
(二) 瑞典性教育模式及多样化方法 | 第49页 |
(三) 美国性教育模式及民主化方法 | 第49-50页 |
(四)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性教育模式及方法 | 第50-52页 |
第三部分 我国部分地区学校性教育的调查 | 第52-67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52页 |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 第52-53页 |
(一) 调查对象 | 第52页 |
(二) 调查方法 | 第52-53页 |
三、结果分析 | 第53-67页 |
第四部分 学校性教育比较中的借鉴 | 第67-78页 |
一、瑞典性教育的优势 | 第67-68页 |
二、美国:综合性教育与禁欲性教育之争──一切为了青少年 | 第68-69页 |
(一) 综合性教育的优势 | 第68-69页 |
(二) 禁欲性教育的优势 | 第69页 |
三、西方性教育的经验教训与不足 | 第69-70页 |
四、对中国性教育开展的启示 | 第70-72页 |
(一) 理论的启示 | 第70页 |
(二) 实践的启示 | 第70-71页 |
(三) 中国学校性教育的反思 | 第71-72页 |
五、我国学校性教育构建的初步探讨 | 第72-78页 |
(一) 对我国学校性教育理念方面的思考 | 第73-74页 |
(二) 我国学校性教育体制探讨 | 第74-78页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反思之处 | 第78-82页 |
一、结论 | 第78-79页 |
二、本文反思之处 | 第79-82页 |
附录 中学学校性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第82-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后记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