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论中国的传统调解及其当代转型--以法理学的法文化研究为视角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导言第11-1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本选题的论域和主要方法第13-15页
 四、本文的结构和内容第15-17页
第一章 传统调解的实然体现第17-27页
 第一节 传统调解的组织形式第17-23页
  一、官方调解第17-20页
  二、官批民调第20-21页
  三、民间调解第21-23页
 第二节 传统调解的一般程序第23-27页
  一、受理纠纷第23-25页
  二、对纠纷当事人进行教化或训导第25页
  三、和解第25-27页
第二章 传统调解的哲理基础第27-38页
 第一节 人与自然的和谐第27-30页
 第二节 人与社会的和谐第30-33页
 第三节 人与自我的和谐第33-38页
第三章 传统调解的社会基础第38-64页
 第一节 意识形态基础第38-57页
  一、哲理层面第39-40页
  二、理论学说层面第40-44页
  三、社会心理层面第44-57页
 第二节 政治制度基础第57-60页
  一、从国家的产生角度分析第57-58页
  二、从国家的职能角度分析第58-60页
 第三节 经济关系基础第60-64页
  一、自然农业经济的亲自然、重和谐的内在特点第60-62页
  二、自然农业经济中轻权利、重义务的内在特点第62-64页
第四章 传统调解在当代中国的转型与运用第64-95页
 第一节 传统调解在当代中国转型的必要性第64-73页
  一、社会转型亟需传统调解因时而变第64-69页
  二、传统调解存在的消极因素第69-73页
 第二节 传统调解在当代中国转型的可能性第73-83页
  一、当代中国存在“大调解”格局第74-78页
  二、传统调解中的价值性资源第78-83页
 第三节 传统调解在和谐社会背景下转型与运用的对策第83-95页
  一、转型应平衡的三对矛盾第84-87页
  二、和谐社会背景下重构调解制度的总体设想第87-90页
  三、转型和运用中应注意的一些疑难问题第90-95页
结语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1页
附录第101-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后记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行为事实问题司法审查强度之研究
下一篇:口译中的非言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