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10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研究现状 | 第7-9页 |
·简单评价 | 第9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关理论依据 | 第10-13页 |
·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 | 第10-11页 |
·社会保障再分配思想 | 第10页 |
·关于必要劳动价值的社会保障思想 | 第10-11页 |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 第11-12页 |
·我国的社会保障理论 | 第12页 |
·毛泽东思想中的社会保障理论 | 第12页 |
·邓小平理论中的社会保障理论 | 第12页 |
·我国新时期的社会保障理论 | 第12-13页 |
3 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概况 | 第13-21页 |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3-15页 |
·产生与萌芽阶段(抗日战争时期—1955 年) | 第13页 |
·形成与探索阶段(1955 年—1968 年前) | 第13-14页 |
·发展和兴盛阶段(1968 年—1980 年) | 第14页 |
·衰落瓦解阶段(1980 年—1992 年) | 第14页 |
·恢复阶段(1992 年—2002 年) | 第14-15页 |
·通辽市科左后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现状 | 第15-19页 |
·通辽市科左后旗经济发展概况 | 第15页 |
·通辽市科左后旗医疗卫生事业现状 | 第15-16页 |
·通辽市科左后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办法 | 第16-19页 |
·通辽市科左后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的成效 | 第19-21页 |
·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广覆盖 | 第19-20页 |
·农民的医疗利用率明显提高 | 第20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基本平稳 | 第20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农民的普遍认可 | 第20-21页 |
4 通辽市科左后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存在问题 | 第21-30页 |
·需求方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1-23页 |
·农村发展现状直接影响合作医疗参合率 | 第21-22页 |
·参合人员就医流向不合理 | 第22-23页 |
·补偿费用流向倒置 | 第23页 |
·供给方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6页 |
·药品价格偏高 | 第23-24页 |
·住院标准把握不够严格 | 第24-25页 |
·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 第25页 |
·看病难问题仍然存在 | 第25-26页 |
·政府及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的主要问题 | 第26-30页 |
·筹资和补偿水平偏低 | 第26-27页 |
·基金管理不严 | 第27-28页 |
·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的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 第28页 |
·筹资机制不完善 | 第28-29页 |
·缺少有效的法律保障 | 第29页 |
·宣传工作不到位 | 第29页 |
·财政投入不足 | 第29-30页 |
5 完善通辽市科左后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30-34页 |
·探索长效的资金收缴机制 | 第30页 |
·调整补偿方案,使农民更多收益 | 第30-31页 |
·加大基金监管力度,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 第31-32页 |
·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 第32页 |
·积极探索流动人口参加合作医疗的有效办法 | 第32-33页 |
·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合作医疗的支持力度 | 第33页 |
·加快合作医疗制度立法建设 | 第33-34页 |
·完善农村基层的医疗卫生条件 | 第34页 |
6 结语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注释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作者简介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