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 第1-11页 |
·选题的背景、依据和意义 | 第7-10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7页 |
·选题的理论依 | 第7-9页 |
·选题的实践依据 | 第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2、地理课程的特点与教学 | 第11-15页 |
·地理课程特点 | 第11-13页 |
·地理课程具有综合性与实用性 | 第11-12页 |
·地理课程具有时代性和创造性 | 第12页 |
·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 第12-13页 |
·地理课程具有开放性 | 第13页 |
·传统地理教学方式剖析 | 第13-15页 |
3、开放式教学理论、原则和教学模式 | 第15-18页 |
·开放式教学理论 | 第15页 |
·开放式教学原则 | 第15-18页 |
·主体性原则 | 第15页 |
·开放性原则 | 第15-16页 |
·个性化原则 | 第16页 |
·合作性原则 | 第16-17页 |
·过程性原则 | 第17页 |
·技术化原则 | 第17-18页 |
·开放式教学模式 | 第18页 |
4、高中地理开放式教学模式 | 第18-25页 |
·地理教学思想的开放性 | 第18-20页 |
·教学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 第18-19页 |
·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 第19-20页 |
·地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 第20页 |
·地理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 第20-22页 |
·传统地理教学内容的缺陷及克服措施 | 第20-21页 |
·开放式地理教学内容必须反映地理学领域的新知识 | 第21-22页 |
·地理教学空间的开放性 | 第22-23页 |
·地理教学手段的开放性 | 第23页 |
·地理效果评价的开放性 | 第23-25页 |
·地理教学评价由“终结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 | 第23-24页 |
·关于考试的种类,可有以下多种形式 | 第24-25页 |
5、开放式教学在中学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实验研究 | 第25-34页 |
·实验总体设计 | 第25-26页 |
·研究一 开放式教学的课堂教学实验研究 | 第26-30页 |
·目的 | 第26页 |
·程序 | 第26-27页 |
·被试的选定 | 第27-28页 |
·实验教师和材料的选定 | 第28页 |
·结合高中地理学习特点编写适合高中地理开放式教学的教案研究(见附录一) | 第28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8-30页 |
·研究二高中地理开放式教学评价问卷调查 | 第30-33页 |
·目的 | 第30页 |
·方法 | 第30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30-33页 |
·研究结果综合分析 | 第33-34页 |
·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的设想 | 第34页 |
6、结论与讨论 | 第34-38页 |
·主要结论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附录一: | 第41-45页 |
附录二: | 第45-46页 |
附录三: | 第46-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