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引言和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1. 语文发现学习的潜质 | 第11-15页 |
·语文学习的开放性 | 第11-12页 |
·语文能力形成的实践性 | 第12-13页 |
·文本解读的多元性 | 第13-15页 |
2. “发现学习”语文教学的思想渊源 | 第15-17页 |
3. “发现学习”的基本理论 | 第17-21页 |
·发现学习的界定 | 第17页 |
·发现学习的要素 | 第17-18页 |
·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 | 第18-21页 |
4. “发现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表现特征 | 第21-22页 |
·以培养探究性思维方法的学习能力为目标 | 第21页 |
·重视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 | 第21-22页 |
·指导学生通过发现(多数是再发现)的步骤来学习 | 第22页 |
5.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互补关系 | 第22-25页 |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区别 | 第22-24页 |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联系 | 第24-25页 |
6. “发现学习”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 第25-42页 |
·实践原则 | 第25-29页 |
·实践类型 | 第29-30页 |
·实践步骤 | 第30-31页 |
·实践的主要途径——小组合作 | 第31-33页 |
·语文发现学习中的发现内容 | 第33-35页 |
·语文发现学习中的发现方法 | 第35-39页 |
·语文发现学习的策略指导 | 第39-42页 |
7. “发现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 第42-47页 |
·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 第43-45页 |
·促使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 | 第45-46页 |
·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 | 第46页 |
·有利于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第46-47页 |
8. “发现学习”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47-51页 |
·正确定位师生关系 | 第48页 |
·激发兴趣,鼓励思考 | 第48-49页 |
·注重发现学习过程的观察与调控 | 第49-50页 |
·促进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有效结合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