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居住 环境--住区停车问题探讨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绪论 | 第9-13页 |
| 1.问题的提出——中国住区所面临的停车危机 | 第9-10页 |
| 2.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 3.论文研究的对象及范围 | 第10-11页 |
| 4.论文内容概述 | 第11页 |
| 5.技术路线 | 第11页 |
| 6.论文框架 | 第11-13页 |
| 第1章 城市住区停车问题的产生 | 第13-20页 |
| ·小汽车在中国城市的发展趋势 | 第13-17页 |
| ·经济发展是小汽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 第13-14页 |
| ·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 | 第14页 |
| ·城市的发展需要小汽车的参与 | 第14-15页 |
| ·从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看小汽车的发展 | 第15页 |
| ·小汽车发展的限制因素 | 第15-17页 |
| ·小汽车发展的对策及前景 | 第17页 |
| ·当前住区小汽车停放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 ·旧有居住区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 ·新建居住区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 ·城市住区小汽车停放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第18页 |
| ·小结 | 第18-20页 |
| 第2章 汽车与住区发展的先行研究 | 第20-31页 |
| ·住区道路及停车规划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 第20-26页 |
| ·国外住区道路及停车规划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 第20-25页 |
| ·前小汽车交通时代 | 第20页 |
| ·小汽车交通时代 | 第20-22页 |
| ·后小汽车交通时代 | 第22-25页 |
| ·国内住区道路及停车规划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 第25-26页 |
| ·住宅平面与小汽车 | 第26-30页 |
|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住宅平面布局与停车位的安排 | 第26-28页 |
| ·自1948年起的住宅平面布局与停车位的安排 | 第28-29页 |
| ·在环保意识下的住宅平面布局与停车位安排 | 第29-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停车与住区环境研究 | 第31-46页 |
| ·住区居住环境 | 第31-32页 |
| ·居住环境构成 | 第31-32页 |
| ·居民对环境的要求 | 第32页 |
| ·小汽车对住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小汽车对住区社会环境的影响 | 第33-42页 |
| ·小汽车与交通环境 | 第33-35页 |
| ·住区交通环境的范畴 | 第33页 |
| ·住区交通环境构成 | 第33-35页 |
| ·小汽车与交往环境 | 第35-36页 |
| ·街道气氛的营造 | 第35-36页 |
| ·小汽车与景观环境 | 第36-42页 |
| ·小汽车与景观环境的关系 | 第36页 |
| ·住区停车空间与绿化空间的结合 | 第36-42页 |
| ·小汽车与其他环境 | 第42页 |
| ·停车场地景观艺术设计 | 第42-44页 |
| ·小结 | 第44-46页 |
| 第4章 当前我国住区停车控制要素分析 | 第46-66页 |
| ·国内关于居住区停车数量指标的制定 | 第46-48页 |
| ·国家相关规范的制定 | 第46页 |
| ·地方相关配建规范 | 第46-47页 |
| ·国内相关指标存在的问题 | 第47-48页 |
| ·住区其他停车指标的分析 | 第48-50页 |
| ·小汽车密度 | 第48-49页 |
| ·停车率和地面停车率 | 第49页 |
| ·停车场库的规模与服务半径 | 第49-50页 |
| ·住区停车模式分析 | 第50-65页 |
| ·停车模式的分类及其利弊比较 | 第50-63页 |
| ·住区停车方式设计的量化研究 | 第63-64页 |
| ·停车密度与停车方式的理论推导 | 第63-64页 |
| ·较为适宜的停车密度与停车方式的关系 | 第64页 |
| ·不同停车方式的工程造价比较 | 第64-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第5章 实例研究 | 第66-83页 |
| ·住区停车问题调研 | 第66-67页 |
| ·目的调研 | 第66页 |
| ·调研范围的确定 | 第66-67页 |
| ·调研的主要内容及调研方法 | 第67页 |
| ·住区停车规划典例分析 | 第67-73页 |
| ·北京“恩济里小区” | 第67-69页 |
| ·北京“望京花园” | 第69-73页 |
| ·住区停车现场踏勘 | 第73-78页 |
| ·北京棕榈泉国际公寓 | 第73-76页 |
| ·北京蓝旗营居住小区 | 第76页 |
| ·大连“星海人家”居住小区 | 第76-78页 |
| ·问卷调查分析 | 第78-81页 |
| ·住区汽车停放问题调查表 | 第78-79页 |
| ·住区汽车停放问题调查表统计分析 | 第79-81页 |
| ·调研总结 | 第81-82页 |
| ·小结 | 第82-83页 |
| 第6章 住区停车问题的探讨与对策 | 第83-91页 |
| ·从城市角度解决住区停车问题 | 第83页 |
|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 第83页 |
| ·共用城市停车设施 | 第83页 |
| ·停车方式的发展趋势及选择建议 | 第83-84页 |
| ·停车方式的设计手法 | 第84-85页 |
| ·确定住区结构与动态交通组织 | 第84页 |
| ·确定住区静态交通系统 | 第84-85页 |
| ·反馈与调整 | 第85页 |
| ·停车位弹性设计 | 第85-86页 |
| ·城市旧有住区停车问题探讨 | 第86-89页 |
| ·区内动态交通组织的调整 | 第86-87页 |
| ·重塑“人车共存”的居住生活单元 | 第87-89页 |
| ·利用住区开敞用地的地下空间停车 | 第89页 |
| ·结论 | 第89-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 后记 | 第93-94页 |
| 插图及附表清单 | 第94-10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00-101页 |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