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创新型企业及其成长研究

内容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5页
第一章 引言第15-27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5-19页
  一、研究背景第15-17页
  二、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17-19页
 第二节 研究思路、逻辑框架和研究方法第19-24页
  一、研究思路第19-20页
  二、逻辑框架第20-22页
  三、研究方法第22-24页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计划的拓展研究第24-27页
  一、可能的创新点第24-25页
  二、需要进一步拓展的研究第25-27页
第二章 创新型企业:基本理论问题第27-73页
 第一节 创新与企业环境变化第27-40页
  一、创新理论的发展第27-28页
  二、企业创新的特点第28-31页
  三、创新与环境的不确定性第31-36页
  四、企业对环境的应对第36-40页
 第二节 创新型企业的内涵第40-59页
  一、目前研究动态第40-44页
  二、创新型企业的范式界定第44-49页
  三、创新型企业的发现—创造模型第49-51页
  四、创新型企业的特点第51-54页
  五、创新型企业与环境的互动第54-59页
 第三节 创新型企业与其他企业范式的辨析第59-64页
  一、创新型企业与传统型企业第59-61页
  二、创新型企业与适应性企业第61-62页
  三、创新型企业与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型企业第62-63页
  四、创新型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第63-64页
 第四节 创新型企业的类型第64-73页
  一、企业类型学研究方法第64-66页
  二、创新型企业的类型第66-73页
第三章 创新源管理与创新模块整合第73-117页
 第一节 企业创新源第73-81页
  一、创新动力源第74-76页
  二、创新的信息和知识源第76-78页
  三、创新职能源第78-81页
 第二节 基于创新源的创新模式分析第81-88页
  一、基于动力源的企业创新模式第81-83页
  二、基于知识源的企业创新模式第83-85页
  三、基于知识源和职能源组合的企业创新模式第85-88页
 第三节 企业创新源管理第88-102页
  一、创新源的发现机制第88-91页
  二、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第91-92页
  三、创新源的过程管理第92-96页
  四、创新源的价值创造第96-102页
 第四节 企业创新模块与整合第102-117页
  一、模块化理论第102-103页
  二、企业创新模块第103-109页
  三、基于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块整合第109-115页
  四、创新模块的全面协同管理第115-117页
第四章 创新型组织第117-152页
 第一节 组织理论第117-124页
  一、古典组织理论第117-120页
  二、近代组织理论第120-122页
  三、现代组织理论第122-124页
 第二节 创新型组织的形成动因第124-130页
  一、新形势下的组织变革第124-126页
  二、技术周期与组织变革的要求第126-128页
  三、从传统组织向创新型组织转变第128-130页
 第三节 创新型组织模式第130-141页
  一、创新型组织的一般特征第130-132页
  二、创新型组织结构的典型模式第132-141页
 第四节 创新型组织的能力第141-146页
  一、创新型组织的能力界定第141-142页
  二、创新型企业组织能力的层级第142-143页
  三、创新型组织能力的结构第143-146页
 第五节 创新型组织内创业的领导者角色第146-152页
  一、创新型组织的企业家精神第146-147页
  二、创新型组织的领导者角色转换第147-150页
  三、创新型组织内创业的领导模型第150-152页
第五章 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基本理论第152-192页
 第一节 企业成长理论第152-158页
  一、企业成长理论的流派与演化第152-155页
  二、现代企业理论的企业成长论第155-158页
 第二节 创新型企业成长内涵与特征第158-165页
  一、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内涵第158-160页
  二、创新型企业成长的特点第160-162页
  三、创新模块与创新型企业成长第162-165页
 第三节 创新型企业成长的维度第165-170页
  一、量的成长:规模分析第165-166页
  二、质的成长:知识分析第166-168页
  三、可持续成长:制度分析第168-169页
  四、三个维度的协同整合第169-170页
 第四节 创新型企业的惯例第170-175页
  一、创新型企业的惯例第170-171页
  二、基因、搜寻和“自然选择”机制第171-172页
  三、创新惯例及刚性第172-174页
  四、创新型企业的路径突破第174-175页
 第五节 创新型企业成长的模式第175-181页
  一、企业成长模式第175-179页
  二、创新型企业成长模式的特点第179-181页
 第六节 创新型企业类型与成长模式的匹配第181-192页
  一、基于动力源类型的匹配第181-186页
  二、基于信息源类型的匹配第186-189页
  三、基于功能源类型的匹配第189-192页
第六章 创新型企业成长的演化与周期第192-232页
 第一节 演化视角的创新型企业成长第192-202页
  一、演化与创新型企业成长第192-194页
  二、创新型企业成长的演化过程第194-195页
  三、创新型企业成长的演化特征第195-197页
  四、创新型企业成长的演化机制第197-202页
 第二节 创新型企业成长的生命周期第202-209页
  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第202-204页
  二、创新型企业生命系统第204-207页
  三、创新型企业生命周期第207-209页
 第三节 创新模块在创新型企业生命周期的组合演替第209-216页
  一、创新型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制度创新第209-210页
  二、创新型企业生命周期中的战略创新第210-211页
  三、创新型企业生命周期中的技术创新第211-212页
  四、创新型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市场创新第212-213页
  五、创新型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创新模块组合与演化第213-216页
 第四节 生命周期律对创新型企业演化的影响第216-225页
  一、技术生命周期与创新型企业演化第216-220页
  二、产品生命周期与创新型企业演化第220-222页
  三、产业生命周期与创新型企业演化第222-225页
 第五节 创新型组织的周期与演化第225-232页
  一、组织生命周期第225-227页
  二、创新型组织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组织能力第227-232页
第七章 创新型企业与成长案例研究第232-256页
 第一节 案例背景第232-237页
  一、发光材料行业背景及技术信息第232-233页
  二、LED行业背景及技术信息第233-235页
  三、企业背景第235-237页
 第二节 案例分析第237-256页
  一、路明集团的环境不确定性及惯性突破第237-240页
  二、路明集团的动态能力和组织柔性演化第240-247页
  三、路明集团的创新型企业描述第247-250页
  四、路明创新源管理的吸收能力分析第250-252页
  五、路明创新成长的企业家精神第252-254页
  六、路明的创新模块、周期及其相互演化第254-256页
参考文献第256-269页
后记第269-271页

论文共2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脂联素与肿瘤坏死因子-α在妊娠期糖尿病发病中的研究
下一篇:硅片自旋转磨削面型仿真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