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的涵义 | 第13-16页 |
第二节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第16-25页 |
·形态标记 | 第16-17页 |
·细胞学标记 | 第17页 |
·生化标记 | 第17-18页 |
·分子标记 | 第18-25页 |
第三节 种质资源研究的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漠斑牙鲆染色体的组型分析 | 第27-35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第三节 结果 | 第30-32页 |
·漠斑牙鲆染色体的数目的确定 | 第30-31页 |
·染色体相对长度分析结果 | 第31-32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32-35页 |
·染色体的制备方法 | 第32页 |
·染色体的组型比较 | 第32-33页 |
·鱼类的进化与染色体的关系 | 第33页 |
·漠斑牙鲆染色体的研究与资源开发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漠斑牙鲆的同功酶遗传标记分析 | 第35-51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35-37页 |
·同功酶常用的电泳方法 | 第36-37页 |
·同功酶技术在海水鱼类中的应用 | 第37页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37-42页 |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第37页 |
·电泳方法 | 第37-41页 |
·酶谱的记录 | 第41-42页 |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42页 |
第三节 实验结果 | 第42-48页 |
·同工酶的表达 | 第42-45页 |
·群体遗传参数分析 | 第45-48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48-51页 |
·漠斑牙鲆同工酶的表达 | 第48页 |
·漠斑牙鲆遗传多样性 | 第48-51页 |
第四章 漠斑牙鲆的RAPD 遗传标记分析 | 第51-59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52-55页 |
·实验材料 | 第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5页 |
第三节 实验结果 | 第55-57页 |
·RAPD 图谱分析 | 第55-56页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6-57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57-59页 |
第五章 漠斑牙鲆MT DNA 基因片段的序列比较 | 第59-92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59-61页 |
·mt DNA 的结构 | 第59-60页 |
·mtDNA 的特征 | 第60-61页 |
·mtDNA 多态性的监测方法 | 第61页 |
第二节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61-64页 |
·实验材料 | 第61-62页 |
·实验方法 | 第62-64页 |
第三节 实验结果 | 第64-89页 |
·PCR 产物的扩增结果 | 第64-65页 |
·目的片段的测序结果 | 第65-73页 |
·漠斑牙鲆4 段基片段与其它鲽形目相应序列的比对结果 | 第73-89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89-92页 |
·漠斑牙鲆mt DNA 的碱基组成 | 第89页 |
·漠斑牙鲆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89-90页 |
·鲽形目不同鱼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90页 |
·系统树的构建 | 第90-9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