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6页 |
一、《吴越春秋》的文化传承 | 第6-15页 |
1、先秦历史散文文史合一、文史交融的传统 | 第7-10页 |
2、西汉时期,文史结合达到完美的极致 | 第10-11页 |
3、《吴越春秋》是东汉文史分流时期出现的偏重于文学一端的作品 | 第11-15页 |
二、《吴越春秋》的学科定性及其艺术上的特征 | 第15-30页 |
1、关于《吴越春秋》的学科属性 | 第15-18页 |
2、赵晔创作《吴越春秋》有历史小说的意趣 | 第18-20页 |
3、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 第20-25页 |
4、《吴越春秋》叙事上的新特色 | 第25-28页 |
5、《吴越春秋》的人物塑造技巧对史传文学的突破 | 第28-30页 |
三、《吴越春秋》的思想内涵 | 第30-35页 |
1、宣扬有仇必报的观念 | 第30-33页 |
2、探讨君臣遇合之理,表达理想中的君臣关系 | 第33-35页 |
四、《吴越春秋》在小说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 第35-40页 |
1、《吴越春秋》对志怪小说的影响 | 第35-37页 |
2、《吴越春秋》对明清历史演义小说的影响 | 第37-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在校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