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桃蚜有翅蚜迁飞传带病原真菌和寄生蜂的生物学研究

致谢第1-8页
中文摘要第8-10页
1 蚜虫真菌性流行病研究现状第10-22页
   ·蚜虫病原真菌第10-12页
   ·虫霉的分离和培养第12-13页
   ·虫霉对寄主的侵染循环第13-14页
   ·影响虫霉在蚜虫种群中流行的因素第14-16页
     ·蚜虫种群第14-15页
     ·病原菌与侵染体第15-16页
     ·环境因子第16页
   ·蚜虫虫霉病的初始侵染源与传播途径第16-20页
     ·土壤传病假说第17-18页
     ·虫霉孢子随气流传播第18页
     ·虫霉孢子随天敌活动传播第18-19页
     ·有翅蚜迁飞传病假说第19-20页
   ·本研究内容及目标第20-22页
2 桃蚜虫霉病始发期的初始感染第22-26页
   ·材料和方法第22-23页
     ·空中迁飞性有翅蚜的诱捕第22-23页
     ·有翅蚜初始感染的观察第23页
   ·结果与分析第23-25页
     ·有翅蚜传带的病原种类及频率第23-24页
     ·带病有翅蚜的死亡时序第24-25页
   ·讨论第25-26页
3 带病迁飞有翅蚜的定殖与传染第26-29页
   ·材料和方法第26页
     ·迁飞性有翅蚜的诱捕第26页
     ·有翅蚜后代中传染的观察第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28页
     ·带病迁飞有翅蚜的定殖第26-27页
     ·带病迁飞有翅蚜的传染第27-28页
   ·讨论第28-29页
4 有翅蚜迁飞传带虫霉和寄生蜂的潜能第29-36页
   ·材料和方法第29-30页
     ·迁飞性有翅蚜的诱捕第29页
     ·有翅蚜中寄生蜂的观察第29页
     ·诱捕的有翅蚜在定殖后的生殖力潜能比较第29-30页
   ·结果与分析第30-34页
     ·有翅蚜携带的寄生蜂种类和僵死时序第30-31页
     ·不同类别有翅蚜定殖后生殖力的比较第31-32页
     ·不同组别有翅蚜的生殖力概率模型第32-34页
   ·讨论第34-36页
5 安徽虫瘟霉的分离、培养及其对桃蚜的毒力第36-40页
   ·材料和方法第36-37页
     ·供试菌株分离和培养第36页
     ·菌种鉴定第36页
     ·液体培养第36页
     ·供试桃蚜第36页
     ·生物测定第36-37页
     ·数据处理第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39页
     ·分离菌株的培养情况第37页
     ·菌种鉴定第37页
     ·安徽虫瘟霉对桃蚜的毒力第37-39页
   ·讨论第39-40页
6 总讨论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8页
英文摘要第48-50页
附:在读期间已发表和投稿的研究论文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新教育下高中化学学案教学模式初探
下一篇: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德育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