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考试与文言文教学研究--以上海市近十年语文中考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对上海市近十年语文中考文言文试题的研究 | 第11-23页 |
第一节 上海市近十年语文中考命题改革的背景 | 第11-15页 |
一、近十年教育改革现状 | 第11-12页 |
二、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 | 第12-13页 |
三、语文中考命题的依据 | 第13-15页 |
第二节 上海市近十年语文中考文言文试题的变化 | 第15-18页 |
一、考试分值的变化 | 第15-16页 |
二、考试内容的变化 | 第16-17页 |
三、题型设计的变化 | 第17-18页 |
第三节 上海市近十年语文中考文言文试题的特点 | 第18-23页 |
一、重视积累,关注文化传承 | 第18-19页 |
二、重视理解,强调应用能力 | 第19-21页 |
三、重视人文,体现人文关怀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中考文言文对文言文教学的积极导向 | 第23-27页 |
一、命题范围对文言文教学的导向 | 第23-24页 |
(一) 注重文化积累 | 第23-24页 |
(二) 端正教学态度 | 第24页 |
二、命题题型对文言文教学的导向 | 第24-27页 |
(一) 植根课内教材 | 第25页 |
(二) 渗透过程方法 | 第25-26页 |
(三) 重视能力培养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当前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7-39页 |
第一节 当前文言文教学现状 | 第27-29页 |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 第27-29页 |
二、教师费力却不讨好 | 第29页 |
第二节 造成当前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29-39页 |
一、就文言文教学方面进行分析 | 第30-35页 |
(一) 与教师有关的原因 | 第30-32页 |
(二) 与学生有关的原因 | 第32-33页 |
(三) 与教材有关的原因 | 第33-35页 |
二、就文言文中考方面进行分析 | 第35-39页 |
(一) 与课程标准有关的原因 | 第35-36页 |
(二) 与中考有关的原因 | 第36-39页 |
第四章 对文言文教学现状的思考及教学对策 | 第39-53页 |
第一节 对文言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 第39-42页 |
一、摆正考试与教学的关系 | 第39-40页 |
二、明确文言文教学的目标 | 第40-41页 |
三、关注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 第41页 |
四、增加文言文知识的储备 | 第41-42页 |
第二节 中考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对策 | 第42-53页 |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第42-44页 |
二、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 第44-50页 |
三、辅以行之有效的练习与反馈 | 第50页 |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