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种子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探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7页 |
·种子产业概念与特征 | 第10-13页 |
·种子产业概念 | 第10-12页 |
·种子产业特征 | 第12-13页 |
·种子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地位与作用 | 第13-15页 |
·种子引发我国农业生产巨大变化 | 第13-14页 |
·良种引领农业结构调整取得巨大成效 | 第14页 |
·“种子工程”推动了我国农业科技进步 | 第14-15页 |
·国际种业发展概况 | 第15-18页 |
·行业现状 | 第15-16页 |
·竞争手段 | 第16-17页 |
·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中国种子产业现状分析 | 第18-27页 |
·发展概况 | 第18-21页 |
·规模与效益 | 第21页 |
·产品结构与经营机构 | 第21-23页 |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南京种子产业现状分析 | 第27-39页 |
·产业发展与现状分析 | 第27-33页 |
·产业发展概况 | 第27-30页 |
·产业现状分析 | 第30-33页 |
·种子企业现状分析 | 第33-35页 |
·经营主体形式 | 第33页 |
·种子企业规模 | 第33页 |
·行业人员组成 | 第33-34页 |
·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5页 |
·种子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 第35-37页 |
·种子管理体系构成 | 第35页 |
·种子管理机构职能 | 第35-36页 |
·种子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种子营销渠道模式分析 | 第37-39页 |
·传统营销模式 | 第37页 |
·垂直市场营销系统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南京种子产业发展影响因子分析 | 第39-44页 |
·南京地区自然生态情况 | 第39-40页 |
·热量资源 | 第39页 |
·雨水资源 | 第39页 |
·光照资源 | 第39页 |
·土地资源 | 第39-40页 |
·产业发展基础 | 第40-42页 |
·地理区位 | 第40页 |
·种质创新基础 | 第40-41页 |
·产业资源 | 第41页 |
·市场需求 | 第41-42页 |
·市场环境 | 第42页 |
·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 第42-44页 |
·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 | 第42页 |
·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 | 第42页 |
·种子市场体系建设滞后 | 第42-43页 |
·资金投入不足 | 第43页 |
·运营成本较高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南京种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 第44-59页 |
·指导思想 | 第44-46页 |
·发展目标 | 第44-45页 |
·发展方向 | 第45-46页 |
·产业发展战略 | 第46-50页 |
·创新企业运行机制,建立新型种业体系 | 第46-47页 |
·创新种子研发机制,建立良种创新与推广体系 | 第47-49页 |
·创新种子管理体系,拓展和谐发展空间 | 第49-50页 |
·主要技术措施 | 第50-57页 |
·科学合理规划,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 第50-52页 |
·实施品牌战略,提升种业竞争力 | 第52页 |
·构建优势种业集群,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 第52-53页 |
·创新种子营销模式,构建种业营销体系 | 第53-54页 |
·加强服务性功能建设,构筑产业信息平台 | 第54-56页 |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拓国际种子市场 | 第56页 |
·加强行业自律,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 | 第56-57页 |
·完善产业发展必要的投入机制和保障体系 | 第57-59页 |
·完善投入机制 | 第57页 |
·建立支持保护体系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9-61页 |
·讨论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