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17页 |
·Mo(W,V)-Cu(Ag)-S簇合物的分类 | 第7-13页 |
·含有[VS_4](或[VS_3O])单元的簇合物 | 第9-12页 |
·不含有[VS_4]单元的簇合物 | 第12页 |
·小结 | 第12-13页 |
·Mo(W,V)-Cu(Ag)-S簇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13页 |
·液相反应合成 | 第13页 |
·固相反应合成 | 第13页 |
·Mo(W,V)-Cu(Ag)-S簇合物的谱学性质 | 第13页 |
·红外光谱 | 第13页 |
·紫外可见光谱 | 第13页 |
·核磁共振光谱 | 第13页 |
·非线性光学性质 | 第13-16页 |
·非线性光学性质理论 | 第13-14页 |
·Z-扫描 | 第14-15页 |
·簇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 第15-16页 |
·本文内容及目的 | 第16-17页 |
2 新型V(Mo,W)-Cu(Ag)-S簇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17-47页 |
·实验部分 | 第17-19页 |
·实验药品 | 第17页 |
·实验仪器 | 第17页 |
·新型V(Mo,W)-Cu(Ag)-S簇合物的合成 | 第17-19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19-47页 |
·有关起始原料的讨论 | 第19-21页 |
·各簇合物的表征与结构确定 | 第21-45页 |
·若干簇合物的反应分析与讨论 | 第45-47页 |
3 V-Cu-S簇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 第47-53页 |
·实验部分 | 第47页 |
·簇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测定 | 第47页 |
·簇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测量 | 第4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53页 |
·簇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 | 第47-48页 |
·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 第48-51页 |
·比较和讨论 | 第51-53页 |
4 结论及展望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3页 |
·未完成的工作及展望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