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7页 |
第一章 中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 | 第7-17页 |
一、进城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 | 第7-9页 |
二、农民工子女现状 | 第9-13页 |
三、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情况 | 第13-16页 |
四、进城务工农民对子女最大的愿望:和城市孩子同等待遇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教育平等的理论和在我国的实践 | 第17-21页 |
一、关于教育平等的理论 | 第17-18页 |
二、教育平等理论在我国的实践 | 第18-21页 |
第三章 农民工子女实现真正的教育平等的意义 | 第21-24页 |
一、做好农民工子女就学工作,有利于维护广大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利益,是关心、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实际行动,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 | 第21页 |
二、做好农民工子女就学工作,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 | 第21-22页 |
三、做好农民工子女就学工作,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与水平 | 第22-23页 |
四、做好农民工子女就学工作,有利于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 | 第23-24页 |
第四章 保证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路径 | 第24-52页 |
一、政府支持系统 | 第24-34页 |
(一) 从法律、政策上支持、重视保护农民工子女教育权利的实现 | 第24-28页 |
(二) 政府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舆论支持 | 第28-29页 |
(三) 政府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财力支持 | 第29-34页 |
1. 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投入 | 第29-30页 |
2. 逐步完善农民工子女就学经费筹措机制 | 第30页 |
3. 发行教育券,给处于不利地位的农民工子女教育以保护 | 第30-34页 |
4. 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对农民工子女的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平等的实现 | 第34页 |
二、群体支持系统 | 第34-48页 |
(一) 公办学校 | 第34-39页 |
(二) 进城务工农民子弟学校 | 第39-44页 |
(三) 社会教育 | 第44-48页 |
三、个体支持系统 | 第48-52页 |
(一) 以血缘为基础的个体支持 | 第48-50页 |
(二) 以人生价值取向为基础的个体支持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注释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