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1页 |
·瘟病毒分类与历史起源 | 第12页 |
·牛病毒性腹泻病原学 | 第12-14页 |
·牛病毒性腹泻概况 | 第12-13页 |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类地位 | 第13页 |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粒子形态结构及理化特性 | 第13-14页 |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14-16页 |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 第14-15页 |
·病毒蛋白及功能 | 第15-16页 |
·牛病毒性腹泻流行病学 | 第16-17页 |
·流行历史、分布 | 第16页 |
·传染源 | 第16页 |
·传播媒介 | 第16-17页 |
·易感动物和流行特征 | 第17页 |
·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 第17页 |
·牛病毒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和致病机理 | 第17-19页 |
·持续性感染与免疫耐受 | 第17-18页 |
·粘膜病与急性型BVD | 第18页 |
·免疫抑制 | 第18页 |
·血小板减少症和出血综合征 | 第18-19页 |
·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研究概况 | 第1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我国部分地区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第21-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9页 |
·样品信息 | 第21-22页 |
·主要试剂(盒) | 第22-23页 |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培养基及溶液的配制 | 第23页 |
·病毒DNA/RNA的提取 | 第23-24页 |
·cDNA合成 | 第24-25页 |
·套式PCR扩增及鉴定 | 第25-26页 |
·PCR产物纯化 | 第26-27页 |
·回收片段连接 | 第27页 |
·连接产物的转化(热激法) | 第27页 |
·重组质粒的提取 | 第27-28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28页 |
·检测结果分析 | 第28页 |
·序列比对与进化关系分析 | 第28-29页 |
·结果 | 第29-35页 |
·套式PCR检测BVDV扩增结果 | 第29-30页 |
·BVDV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第30-32页 |
·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 第32-35页 |
·讨论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SD0803株细胞传代研究 | 第36-4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6-41页 |
·病毒 | 第36页 |
·细胞和主要试剂 | 第36-37页 |
·MDBK细胞的培养 | 第37页 |
·SD0803病毒在MDBK细胞上的培养与传代 | 第37页 |
·套式PCR | 第37页 |
·间接免疫荧光(IFA) | 第37-38页 |
·SD0803第40代毒株病毒全长基因组的扩增与克隆 | 第38页 |
·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病毒定量及病毒多步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38-41页 |
·结果 | 第41-46页 |
·病毒传代及鉴定结果 | 第41-42页 |
·质粒标准品的制备 | 第42页 |
·质粒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2-43页 |
·病毒多步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43-44页 |
·SD0803 P40毒株病毒基因组的全长扩增及序列比对分析 | 第44-46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