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下坂地水库洪水测报及调度系统的研究
1 绪论 | 第1-2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 第13页 |
1.3 洪水预报的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4 水情测报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1.5 水库调度综述 | 第17-22页 |
1.5.1 水库调度简介 | 第17-19页 |
1.5.2 水库调度方法与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9-22页 |
1.6 研究的总体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新疆下坂地水库概况 | 第23-27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23页 |
2.2 流域概况 | 第23-27页 |
2.2.1 气候特性 | 第24-25页 |
2.2.2 径流特性 | 第25页 |
2.2.3 洪水特性 | 第25-27页 |
3 水情测报系统的设计 | 第27-50页 |
3.1 水文站网规划 | 第27-32页 |
3.1.1 站网的布设原则 | 第27页 |
3.1.2 站网类型及分布 | 第27-32页 |
3.2 测报系统设计 | 第32-43页 |
3.2.1 系统组成 | 第32-33页 |
3.2.2 系统的设计 | 第33-38页 |
3.2.3 数据通信设计 | 第38-43页 |
3.3 系统集成 | 第43-50页 |
3.3.1 数据库系统设计 | 第43-48页 |
3.3.2 数据库接口及系统集成 | 第48-50页 |
4 洪水预报模型及方案 | 第50-66页 |
4.1 预报模型的建立思路 | 第50-51页 |
4.2 洪水预报模型的建模步骤 | 第51-52页 |
4.3 融雪径流预报模型的建立 | 第52-56页 |
4.4 河道汇流演算 | 第56-57页 |
4.5 模型参数优选 | 第57-59页 |
4.5.1 模型参数的分类 | 第57-58页 |
4.5.2 模型参数的优选 | 第58-59页 |
4.6 预报软件的实现 | 第59-63页 |
4.6.1 水情预报系统的工作流程 | 第59-60页 |
4.6.2 预报系统的数据流程分析 | 第60-61页 |
4.6.3 预报系统的逻辑结构 | 第61页 |
4.6.4 水情预报计算 | 第61-62页 |
4.6.5 综合分析 | 第62-63页 |
4.7 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洪水预报的规划方案 | 第63-66页 |
4.7.1 基本思路 | 第63页 |
4.7.2 水情控制 | 第63页 |
4.7.3 预见期 | 第63-64页 |
4.7.4 预报流程及方案 | 第64-65页 |
4.7.5 预报应急方案 | 第65-66页 |
5 神经网络技术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 第66-87页 |
5.1 神经网络简介 | 第66-70页 |
5.1.1 神经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 第66-68页 |
5.1.2 神经网络的特点 | 第68-69页 |
5.1.3 人工神经网络的实现与应用 | 第69-70页 |
5.2 BP神经网络的结构及应用 | 第70-76页 |
5.2.1 BP神经网络 | 第70-71页 |
5.2.2 BP网络的结构 | 第71页 |
5.2.3 BP神经网络的计算过程 | 第71-76页 |
5.3 洪水预报即模型的建立 | 第76-87页 |
5.3.1 模型结构 | 第76-77页 |
5.3.2 模型的优化 | 第77-83页 |
5.3.3 数据信息的预处理和基础数据的处理 | 第83-84页 |
5.3.4 数据的归一化及数据信息的时间延迟 | 第84-87页 |
6 防洪调度系统设计 | 第87-97页 |
6.1 防洪调度及洪水分析软件 | 第87-89页 |
6.1.1 常规调度 | 第87页 |
6.1.2 优化调度 | 第87-88页 |
6.1.3 模拟仿真 | 第88页 |
6.1.4 基础资料分析和设置 | 第88页 |
6.1.5 方案查询 | 第88-89页 |
6.2 软件系统功能介绍 | 第89-97页 |
6.2.1 系统总体结构 | 第89-90页 |
6.2.2 常规调度 | 第90-92页 |
6.2.3 优化调度 | 第92-93页 |
6.2.4 洪水调度 | 第93-95页 |
6.2.5 资料录入 | 第95-97页 |
7 结束语 | 第97-99页 |
7.1 结论 | 第97-98页 |
7.2 进一步工作建议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4页 |
附录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