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公路网规划理论方法研究
| 第1章 绪论 | 第1-18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 ·旅游业方兴未艾 | 第8-9页 |
| ·旅游公路亟待完善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与实践 | 第11-14页 |
| ·区域旅游公路网规划的定义和意义 | 第14-16页 |
| ·区域旅游公路网规划的定义 | 第14页 |
| ·区域旅游公路网规划的意义 | 第14-16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6-18页 |
| 第2章 区域旅游公路网的界定 | 第18-23页 |
| ·旅游公路与一般公路的区别 | 第18-19页 |
| ·旅游公路网的地位 | 第19-20页 |
| ·区域旅游公路网层次划分 | 第20-23页 |
| 第3章 区域旅游交通需求预测 | 第23-32页 |
| ·旅游交通的特点 | 第23-25页 |
| ·流动人口的出行特性 | 第23-24页 |
| ·旅游人口的出行特性 | 第24-25页 |
| ·常用的旅游交通预测方法 | 第25页 |
| ·区域公路旅游交通量预测方法 | 第25-29页 |
| ·预测的原则 | 第25-26页 |
| ·区域公路旅游交通量预测 | 第26-29页 |
| ·旅游路网交通分配 | 第29-32页 |
| ·本地生产生活交通量分配 | 第30-31页 |
| ·旅游交通量分配 | 第31-32页 |
| 第4章 旅游公路景观设计 | 第32-36页 |
| ·旅游公路景观设计的意义 | 第32-33页 |
| ·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 第33-34页 |
| ·旅游公路景观设计初探 | 第34-36页 |
| ·设计流程 | 第34页 |
| ·设计方法 | 第34-36页 |
| 第5章 基于 AHP法的旅游道路网规划方案评价 | 第36-42页 |
|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36页 |
|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36-39页 |
| ·定性指标 | 第36-37页 |
| ·定量指标 | 第37-39页 |
| ·综合指标体系构建 | 第39页 |
| ·AHP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39-41页 |
| ·合意度计算 | 第41-42页 |
| 第6章 成都市金堂县旅游道路网规划 | 第42-55页 |
| ·金堂县旅游及公路网现状 | 第42-43页 |
| ·金堂县概况 | 第42-43页 |
| ·金堂县公路网现状 | 第43页 |
| ·金堂县旅游发展战略定位 | 第43-46页 |
| ·金堂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分析 | 第43-46页 |
| ·金堂县旅游发展战略 | 第46页 |
|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 第46-47页 |
| ·路网流量预测及分配 | 第47-50页 |
| ·公路旅游客运量预测 | 第47-49页 |
| ·路网流量分配 | 第49-50页 |
| ·旅游公路网规划 | 第50页 |
| ·旅游公路网规划综合评价 | 第50-55页 |
| 结论及建议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