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8-9页 |
§1-3 智能运输系统(ITS)简介 | 第9-12页 |
1-3-1 智能运输系统发展背景及服务领域 | 第9-11页 |
1-3-2 国外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3 我国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4 路径诱导系统的研究概述 | 第12-15页 |
1-4-1 路径诱导系统的研究历史 | 第12-13页 |
1-4-2 日本的研究情况 | 第13页 |
1-4-3 欧洲的研究情况 | 第13-14页 |
1-4-4 美国的研究情况 | 第14页 |
1-4-5 动态路径诱导系统的市场前景 | 第14-15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框架研究 | 第16-25页 |
§2-1 概述 | 第16-18页 |
2-1-1 诱导系统提出的背景 | 第16页 |
2-1-2 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的定义 | 第16页 |
2-1-3 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1-4 动态路径诱导系统的构成 | 第17-18页 |
2-1-5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2-2 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功能需求 | 第18-19页 |
2-2-1 系统概述 | 第18页 |
2-2-2 我国交通流诱导系统的发展 | 第18页 |
2-2-3 交通流诱导系统功能需求 | 第18-19页 |
§2-3 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设计基础 | 第19-21页 |
2-3-1 定位方法选择 | 第19-20页 |
2-3-2 从哪获得实时交通信息 | 第20页 |
2-3-3 哪进行交通流预测 | 第20-21页 |
§2-4 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的结构框架 | 第21-22页 |
§2-5 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的实施框架 | 第22-24页 |
2-5-1 交通信息中心TIC(Traffic Information Center) | 第22-23页 |
2-5-2 数据通信系统DCS(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 第23页 |
2-5-3 车载导航系统ONS(On-board Navigation System) | 第23页 |
2-5-4 信息服务系统ISS(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 第23-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根据检测器数据估计行程时间方法研究 | 第25-32页 |
§3-1 概述 | 第25-27页 |
3-1-1 研究意义 | 第25页 |
3-1-2 我国的城市交通特点 | 第25-26页 |
3-1-3 研究背景 | 第26页 |
3-1-4 研究思路 | 第26页 |
3-1-5 实时交通信息数据采集 | 第26-27页 |
§3-2 行程时间估计模型 | 第27-31页 |
3-2-1 行程时间的构成 | 第27页 |
3-2-2 模型假设 | 第27页 |
3-2-3 模型建立 | 第27-29页 |
3-2-4 算例 | 第29-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未来时段路段行程时间预测 | 第32-37页 |
§4-1 当前行程时间预测模型 | 第32-34页 |
4-1-1 历史趋势方法 | 第32页 |
4-1-2 时间序列方法 | 第32-33页 |
4-1-3 卡尔曼滤波 | 第33页 |
4-1-4 非参数回归模型 | 第33页 |
4-1-5 交通模拟 | 第33页 |
4-1-6 神经网络 | 第33-34页 |
4-1-7 算法比较 | 第34页 |
§4-2 基于泰勒级数的路段行程时间预测模型 | 第34-36页 |
4-2-1 动态随机最短路问题 | 第34页 |
4-2-2 基本假设 | 第34-35页 |
4-2-3 行程时间预测模型 | 第35-3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动态路径选择方法 | 第37-46页 |
§5-1 路线选择行为分析 | 第37-38页 |
5-1-1 研究目标 | 第37页 |
5-1-2 影响路线选择的因素 | 第37页 |
5-1-3 动态路径选择基本思想 | 第37-38页 |
§5-2 交通流的动态优化系统 | 第38-40页 |
5-2-1 交通流的静态平衡 | 第38页 |
5-2-2 交通流的动态优化 | 第38-39页 |
5-2-3 交通流的动态路径选择原则 | 第39-40页 |
§5-3 动态路线选择方法研究 | 第40-45页 |
5-3-1 Dijkstra算法 | 第40-41页 |
5-3-2 Floyd算法 | 第41页 |
5-3-3 启发式搜索(Heuristic Search)算法 | 第41-43页 |
5-3-4 路线选择的实用算法 | 第43-44页 |
5-3-5 算法比较 | 第44-45页 |
5-3-6 路线选择流程图 | 第4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六章 突发事件对路段行程时间影响分析及应急策略 | 第46-52页 |
§6-1 概述 | 第46-47页 |
6-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46页 |
6-1-2 事故延误分析 | 第46-47页 |
§6-2 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分流模型 | 第47-51页 |
6-2-1 模型假设 | 第47页 |
6-2-2 交通事故对出行行为的影响 | 第47页 |
6-2-3 发生交通事故后需要绕行交通量的确定 | 第47-50页 |
6-2-4 排除事故时间估计 | 第50页 |
6-2-5 诱导策略 | 第50-5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