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言 | 第1-17页 |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研究问题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 第14页 |
·研究目标、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论文框架 | 第15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二、资本结构理论的演进与评述 | 第17-24页 |
·MM理论 | 第17-18页 |
·权衡理论 | 第18-19页 |
·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信号理论 | 第20-21页 |
·优序融资理论 | 第21页 |
·控制权理论 | 第21-24页 |
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融资行为的国际比较 | 第24-39页 |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国际比较 | 第24-28页 |
·西方国家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 第24-25页 |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 第25-27页 |
·比较与分析 | 第27-28页 |
·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国际比较 | 第28-37页 |
·西方国家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 | 第28-29页 |
·中国上市公司的的融资行为 | 第29-36页 |
·比较与分析 | 第36-37页 |
·借鉴与启示 | 第37-39页 |
四、特殊股权结构下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实证研究 | 第39-47页 |
·引言 | 第39页 |
·研究假设 | 第39-41页 |
·研究设计 | 第41-42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41页 |
·研究方法 | 第41页 |
·变量设计与模型选择 | 第41-42页 |
·实证结果及其阐释 | 第42-45页 |
·描述性统计结果及其阐释 | 第42-43页 |
·推断性统计结果及其阐释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五、规范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政策与建议 | 第47-49页 |
·推进股权分置改革、优化股权结构 | 第47页 |
·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47-48页 |
·改变股权过度集中的状态,培育多种形式的持股主体 | 第48页 |
·积极推行经理人持股的激励机制 | 第48页 |
·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管,建立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约束机制 | 第48-49页 |
六、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基本结论 | 第49-50页 |
·研究局限性与改进建议 | 第50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55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