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中国文学艺术中的“水井”意象

引言第1-8页
第一章 “水井”的历史文化溯源第8-35页
 第一节 “井”字象形--两组平行线间的大千世界第8-12页
 第二节 “井”的发明--伯益作井与黄帝穿井第12-21页
 第三节 “井”的发现--华夏文明的历史见证第21-31页
  一、 水井的分类与分布特点第21-25页
  二、 水井的用途和意义第25-29页
  三、 相关问题的讨论与思考第29-31页
 第四节 “井”的灌溉--中国农业的伟大篇章第31-35页
第二章 “水井”与中国思想文化第35-65页
 第一节 “井”与儒家--孔孟陋巷井长存第35-41页
  一、 陋巷井第35-37页
  二、 孔井孟井第37-41页
 第二节 “井”与道家--仙风道骨丹井客第41-48页
  一、 丹井第41-45页
  二、 仙风道骨丹井客第45-48页
 第三节 “井”与佛家--井底红尘皆为空第48-52页
  一、 佛经中的井故事第48-50页
  二、 佛寺水井八功德第50-52页
 第四节 “水井”与中国文化第52-65页
  一、 “水井”与百姓生活--掘井修井公德铭第52-54页
  二、 “水井”与帝王施政--凿井德政美名扬第54-58页
  三、 “水井”与邮政交通--千里驿井不反唾第58-61页
  四、 “水井”与卫生环保--爱井护井现高格第61-65页
第三章 中国文学艺术中的“水井”意象第65-93页
 第一节 背井离乡--家国故园的象征第65-71页
 第二节 坐井观天--走不出去的思维和困境第71-77页
 第三节 古井芳魂--受侮辱受欺凌妇女的命运象征第77-84页
 第四节 深井通幽--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通道第84-93页
结语第93-95页
注释第95-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1页
后记第101-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狂犬病病毒ERA株糖蛋白全基因、G基因部分片段缺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初探
下一篇: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科学课程的合作探究性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