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工程基础科学论文--工程水文学论文

黄河上游龙、刘两库汛期入库径流量中期预报方法比较研究

1 概述第1-23页
   ·问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12页
   ·流域水文预报模型的发展与研究现状第12-20页
     ·流域水文预报模型的发展第12-14页
     ·流域水文预报模型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我国水文中长期预报的发展概况第16-19页
     ·现行中长期预报的主要方法:第19-20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23页
     ·全文的组织结构第21-23页
2 所用模型简介第23-53页
   ·概化的水箱模型简介第23-26页
     ·一般水箱模型简介第23-25页
     ·概化的水箱模型第25-26页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简介第26-38页
     ·人工神经网络基本知识第26-31页
     ·误差后向传播(BP)网络结构第31-38页
   ·具有成因概念的降雨径流实时预报校正模型--SMG(秦老师模型)第38-42页
     ·具有成因概念的系统模型含义第39-41页
     ·系统的实时校正第41-42页
   ·新安江模型简介第42-53页
     ·产流计算第44-46页
     ·蒸散发计算第46-49页
     ·三水源划分第49-53页
3 洮河流域简介及水文特性分析研究第53-64页
   ·流域自然概况第53-55页
   ·资料概况第55-56页
     ·水文站网及水文资料第55页
     ·雨量站网及降水资料第55-56页
   ·历史资料预处理第56-57页
     ·资料的选用第56页
     ·建模数据查错第56页
     ·流域平均雨量计算第56-57页
   ·洮河水文特性分析研究第57-60页
     ·降水类型及时空分布规律第57-58页
     ·流域降水特性第58-59页
     ·径流的补给来源第59页
     ·径流的区域性分布第59-60页
   ·洮河流域近30年来的降水、径流的统计特征变化分析第60-64页
     ·分析方法第60-61页
     ·分析结果与讨论第61-64页
4 唐乃亥流域简介及水文特性分析研究第64-76页
   ·唐乃亥流域概况第64-66页
   ·资料概况第66-67页
     ·水文站网及水文资料第66-67页
     ·雨量站网及降水资料第67页
   ·唐乃亥流域的水文特性分析研究第67-74页
     ·降水分布规律第67-68页
     ·年径流变化规律第68-69页
     ·旬降雨径流变化特征第69-73页
     ·日平均流量过程变化特点第73-74页
   ·唐乃亥流域近30年来的降水、径流的统计特征变化分析第74-76页
5 模型结构及参数率定第76-102页
   ·洮河流域的各模型结构第76-78页
     ·多元回归模型第76页
     ·概化的水箱模型第76-77页
     ·神经网络模型第77页
     ·SMG模型第77-78页
   ·唐乃亥流域的各模型结构第78-79页
     ·多元回归模型第78页
     ·概化的水箱模型第78页
     ·神经网络模型第78-79页
     ·SMG模型结构第79页
   ·参数率定第79页
   ·精度评价标准第79-80页
   ·模型计算结果第80-88页
   ·新安江三水源模型第88-102页
6 模型的对比分析第102-123页
   ·实用性第103-107页
   ·信息性第107-113页
     ·模型结构方面第107-108页
     ·输入资料信息第108-113页
   ·稳健性第113-122页
   ·模型的泛化性第122页
   ·新安江模型的使用情况第122-123页
7 结论和建议第123-126页
   ·结论第123-124页
   ·建议第124-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3页
附录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学生管理改革方向探讨--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改革与学生管理变革的互动研究
下一篇:基于人力资本的企业家激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