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

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语音编码系统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语音压缩编码技术简介第9-11页
  1.1.1 语音压缩编码的种类第9-10页
  1.1.2 语音压缩编码的极限速率第10-11页
 1.2 语音压缩编码的算法以及标准发展简史第11-13页
  1.2.1 64 kbit/s PCM和32kbit/s ADPCM语音编码第11页
  1.2.2 16 kbit/s LD-CELP语音编码第11-12页
  1.2.3 13 kbit/s RPE-LTP语音编码第12页
  1.2.4 8 kbit/s CS-ACELP语音编码第12-13页
  1.2.5 4.8 kbit/s语音编码标准第13页
 1.3 语音编码质量评价标准第13-14页
  1.3.1 语音编码质量的客观评价方法第13页
  1.3.2 语音编码质量的主观评价方法第13-14页
 1.4 语音编码研究方向第14-15页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CELP语音压缩编码的基本知识第16-28页
 2.1 矢量量化的基本原理第16-19页
  2.1.1 矢量量化的理论基础第16-17页
  2.1.2 矢量量化的失真测度第17-18页
  2.1.3 矢量量化的关键技术第18-19页
 2.2 CELP语音编码模型的基本原理第19-26页
  2.2.1 线性预测分第21-22页
  2.2.2 感觉加权滤波器第22-23页
  2.2.3 自适应码本搜索第23-24页
  2.2.4 随机码本搜索第24-26页
  2.2.5 激励码本增益量化第26页
 2.3 CELP语音编码算法的改进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CS-ACELP语音编码系统设计第28-55页
 3.1 CS-ACELP语音编码标准的制定和性能第28-29页
 3.2 CS-ACELP语音编码原理第29-32页
 3.3 CS-ACELP语音编码器设计第32-54页
  3.3.1 预处理第32页
  3.3.2 线性预测与量化第32-39页
  3.3.3 感觉加权滤波处理第39-41页
  3.3.4 开环基音分析第41-42页
  3.3.5 脉冲响应的计算第42-43页
  3.3.6 目标信号的计算第43页
  3.3.7 自适应码本搜索第43-47页
  3.3.8 固定码本的结构和搜索第47-50页
  3.3.9 增益量化第50-53页
  3.3.10 存储器更新第53-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CS-ACELP语音解码系统设计第55-65页
 4.1 参数解码过程第56-58页
  4.1.1 线性预测滤波器参数解码第56页
  4.1.2 奇偶校验比特的计算第56-57页
  4.1.3 自适应码本矢量的解码第57页
  4.1.4 固定码本矢量的解码第57页
  4.1.5 自适应和固定码本增益的解码第57-58页
  4.1.6 重构语音的计算第58页
 4.2 后处理第58-62页
  4.2.1 长时后滤波器第59-60页
  4.2.2 短时后滤波器第60页
  4.2.3 倾斜补偿第60-61页
  4.2.4 自适应增益控制第61页
  4.2.5 高通滤波和定标处理第61-62页
 4.3 编码器和解码器的初始化第62页
 4.4 传输错误补偿第62-64页
  4.4.1 重复合成滤波器参数第63页
  4.4.2 自适应和固定码本增益的衰减第63页
  4.4.3 增益预测存储器的衰减第63页
  4.4.4 产生替代激励信号第63-64页
 4.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CS-ACELP编解码的软件实现第65-78页
 5.1 算法的主要模块第66-75页
  5.1.1 预处理类第66-67页
  5.1.2 线性预测分析类第67-68页
  5.1.3 自适应和固定码本搜索类第68-72页
  5.1.4 参数编解码类第72-74页
  5.1.5 编解码过程流程图第74-75页
 5.2 软件仿真及性能分析第75-77页
 5.3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结论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作者简介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仿真研究
下一篇:径推联合浮环动静压轴承静特性试验研究及气穴现象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