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1 导言 | 第7-13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研究假设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 | 第10-13页 |
2 会计信息失真理论综述 | 第13-23页 |
·会计信息 | 第13-15页 |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 第15-18页 |
·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 第18-20页 |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3 银广夏造假事件 | 第23-26页 |
·银广夏概况 | 第23-24页 |
·银广夏的造假事实 | 第24页 |
·证监会的调查结果及作出的处罚 | 第24-26页 |
4 银广夏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 第26-41页 |
·公司治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内部人操纵会计信息 | 第26-29页 |
·注册会计师制度存在严重缺陷和注册会计师素质低助长了企业的造假行为 | 第29-37页 |
·证券监管低效进一步助长了违规造假行为的蔓延 | 第37-41页 |
5 违规收益大于违规成本:会计信息失真博弈分析 | 第41-54页 |
·银广夏造假的根本原因:违规收益远大于违规成本 | 第41-42页 |
·会计信息失真博弈分析 | 第42-54页 |
6 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研究 | 第54-75页 |
·治理思路 | 第54页 |
·完善公司治理制度 | 第54-59页 |
·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优化执业环境 | 第59-63页 |
·创新监管理念,提高监管水平 | 第63-65页 |
·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 | 第65-72页 |
·积极开展社会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 第72-75页 |
7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