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概述 | 第7-10页 |
1.1.1 电力远程监测管理系统概述 | 第7页 |
1.1.2 仪器发展的几个阶段 | 第7-8页 |
1.1.3 虚拟仪器概述 | 第8-10页 |
1.2 项目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电力远程监测管理系统设计 | 第12-32页 |
2.1 系统的构成 | 第12-15页 |
2.2 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5-20页 |
2.2.1 系统的工作过程 | 第15页 |
2.2.2 主集中器上行信道 | 第15-16页 |
2.2.3 主集中器下行信道 | 第16-18页 |
2.2.4 从集中器下行信道 | 第18-19页 |
2.2.5 变压器运行参数计算 | 第19-20页 |
2.3 系统主站软件的模块化设计 | 第20-29页 |
2.3.1 系统工作流程 | 第21-23页 |
2.3.2 系统点名流程 | 第23-24页 |
2.3.3 抄表命令流程 | 第24-26页 |
2.3.4 设置命令流程 | 第26-27页 |
2.3.5 广播冻结命令流程 | 第27-29页 |
2.4 系统的主要功能 | 第29-32页 |
2.4.1 主站点名功能 | 第29页 |
2.4.2 远程监测功能 | 第29-30页 |
2.4.3 虚拟仪器显示功能 | 第30-32页 |
第三章 虚拟仪器开发平台 | 第32-38页 |
3.1 概述 | 第32-33页 |
3.1.1 图形化开发平台概念的引入 | 第32页 |
3.1.2 几种图形化软件开发平台 | 第32-33页 |
3.1.3 LabVIEW概念 | 第33页 |
3.2 LabVIEW的特点 | 第33-35页 |
3.3 LabVIEW的组成部分 | 第35-37页 |
3.3.1 前面板(Front Panel) | 第35-36页 |
3.3.2 框图(Block Diagram)程序 | 第36页 |
3.3.3 图标和连接端口(Icon/Terminal) | 第36-37页 |
3.4 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设计方法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电力远程监测结果的虚拟化处理 | 第38-62页 |
4.1 概述 | 第38-39页 |
4.2 系统测量数据结果的虚拟化显示 | 第39-55页 |
4.2.1 A、B、C三相电压显示 | 第39-52页 |
4.2.2 A,B,C,N四线电流显示 | 第52-53页 |
4.2.3 三相有功、无功功率显示 | 第53-54页 |
4.2.4 总电量显示 | 第54-55页 |
4.3 系统测量曲线结果的虚拟化显示 | 第55-58页 |
4.3.1 三相电压曲线 | 第56-57页 |
4.3.2 四线电流曲线 | 第57页 |
4.3.3 功率因素曲线 | 第57-58页 |
4.4 虚拟仪器开发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 第58-62页 |
4.4.1 OLE自动化技术 | 第58-59页 |
4.4.2 在VB中嵌入LabVIEW软件的方法 | 第59-60页 |
4.4.3 LabVIEW的串行通信功能 | 第60-62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2-67页 |
5.1 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 第62页 |
5.2 系统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62-63页 |
5.3 电力远程监测系统的发展方向 | 第63-65页 |
5.3.1 基于三网合一的电力远程监测系统 | 第63页 |
5.3.2 基于电网的电力远程监测系统 | 第63-64页 |
5.3.3 基于移动通信网的电力远程监测系统 | 第64-65页 |
5.4 虚拟仪器技术的发展方向 | 第65-67页 |
5.4.1 虚拟仪器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 | 第65页 |
5.4.2 虚拟仪器技术的发展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