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综述: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的研究进展 | 第10-24页 |
1 前言 | 第10页 |
2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类 | 第10-12页 |
·育性恢复专效性分类的原理和方法 | 第11页 |
·各类雄性不育的特点 | 第11-12页 |
3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2-19页 |
·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 | 第12-15页 |
·玉米CMS的分子生物学 | 第15-19页 |
4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 | 第19-21页 |
·T不育系恢复基因的遗传 | 第19-20页 |
·C组不育系恢复基因的遗传 | 第20页 |
·S组不育系恢复基因的遗传 | 第20-21页 |
5 玉米CMS材料雄花育性不稳定的遗传 | 第21-22页 |
6 总结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线粒体重要基因的RFLP研究 | 第24-34页 |
1 前言 | 第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玉米材料和胞质鉴定 | 第24-25页 |
·方法 | 第25-26页 |
3 结果 | 第26-31页 |
·胞质鉴定 | 第26-27页 |
·RFLP结果 | 第27-31页 |
4 讨论 | 第31-34页 |
第三章 玉米CMS-J线粒体基因文库的构建 | 第34-48页 |
1 前言 | 第34-3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5-40页 |
·材料 | 第35-36页 |
·文库构建 | 第36-39页 |
·基因文库评价 | 第39-40页 |
3 结果 | 第40-42页 |
·插入片段大小和来源 | 第40-41页 |
·插入片段稳定性检测 | 第41-42页 |
·重要基因筛选 | 第42页 |
4 讨论 | 第42-48页 |
·构建基因文库使用的载体系统 | 第42-45页 |
·高质量mtDNA的获得和文库构建 | 第45-46页 |
·阳性克隆初步分析 | 第46-48页 |
第四章 R区域的克隆和分析 | 第48-76页 |
1 前言 | 第48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48-50页 |
·材料 | 第48-49页 |
·方法 | 第49-50页 |
3 结果 | 第50-68页 |
·锚定引物PCR反应 | 第50页 |
·唐徐、双胞质的R区域DNA序列 | 第50-57页 |
·Mo17 CMS-J的R区域 | 第57-61页 |
·IR上游DNA序列 | 第61-63页 |
·唐徐、双胞质在不同核背景中R’的Southern杂交结果 | 第63-65页 |
·Mo17和77两套材料R’、coxl的RFLP比较 | 第65-68页 |
4 讨论 | 第68-76页 |
·不同玉米胞质线粒体中的R的仔在 | 第68页 |
·S组胞质中的R区域在线粒体DNA中的存在位置 | 第68-69页 |
·S组胞质中R的存在特点 | 第69-70页 |
·嵌合基因与CMS的关系 | 第70-72页 |
·S胞质R区域的结构多型性与CMS材料育性不稳定的关系 | 第72-73页 |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73-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