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绪论 | 第16-3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文献综述 | 第17-29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8-25页 |
·金融资源理论的提出 | 第18-20页 |
·金融资源理论与经验的系统研究 | 第20-23页 |
·国内其他相关的研究 | 第23-25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5-28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8-29页 |
·总体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29-32页 |
·总体框架 | 第30-31页 |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1 金融资源的内涵及量化与评价方法 | 第32-50页 |
·金融资源的定义与内涵 | 第32-43页 |
·金融资源的定义 | 第32-34页 |
·金融资源的内涵 | 第34-43页 |
·金融资源属性深刻地反映了当代经济金融的现实背景 | 第35页 |
·金融资源概念揭示了当代经济中金融的本质 | 第35-36页 |
·金融资源是一般资源属性与特殊资源属性的统一 | 第36-37页 |
·金融资源理论是对当代主流经济学的补充和完善 | 第37-38页 |
·金融资源理论把当代金融学理论联结和统一起来 | 第38-39页 |
·金融资源观是科学的金融发展观 | 第39-40页 |
·金融资源观强调量性金融发展和质性金融发展的统一 | 第40-41页 |
·金融资源在时空上把人类联系在一起 | 第41页 |
·金融资源是一国最基本的战略性资源 | 第41-42页 |
·金融资源理论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 | 第42-43页 |
·金融资源的量化与评价方法 | 第43-48页 |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 | 第43-46页 |
·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法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2 金融资源理论分析的前提条件 | 第50-61页 |
·金融资源的内生性与外生性概述 | 第50-53页 |
·金融资源的内生性和外生性含义 | 第50-51页 |
·金融资源的内生性和外生性分析 | 第51-53页 |
·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 第53-54页 |
·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 第54-56页 |
·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 第56-58页 |
·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3 金融资源的微观理论分析 | 第61-88页 |
·金融系统概述 | 第62-65页 |
·金融系统中的资金流动 | 第62-64页 |
·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概述 | 第64-65页 |
·资金需求者分析 | 第65-71页 |
·家庭 | 第66-68页 |
·企业 | 第68-70页 |
·政府 | 第70-71页 |
·资金供给者分析 | 第71-76页 |
·家庭 | 第72-73页 |
·企业 | 第73-75页 |
·政府 | 第75-76页 |
·金融市场分析 | 第76-83页 |
·理想条件下的完美市场 | 第76-81页 |
·现实经济中的非完美市场 | 第81-83页 |
·金融中介机构分析 | 第83-87页 |
·商业银行 | 第83-85页 |
·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 | 第85-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4 金融资源的宏观理论分析 | 第88-113页 |
·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模型 | 第89-94页 |
·索洛模型 | 第89-92页 |
·内生增长模型 | 第92-94页 |
·金融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 | 第94-99页 |
·加入金融因素的索洛模型 | 第94-97页 |
·加入金融因素的内生增长模型 | 第97-98页 |
·金融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总结 | 第98-99页 |
·金融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各个途径分析 | 第99-105页 |
·金融资源促进储蓄率的提高 | 第99-100页 |
·金融资源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 第100-101页 |
·金融资源促进资本边际生产率的提高 | 第101-103页 |
·金融资源促进技术进步 | 第103-104页 |
·金融资源促进产出水平的提高 | 第104-105页 |
·金融资源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 第105-108页 |
·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影响 | 第108-112页 |
·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 第110-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5 各国金融资源的经验分析 | 第113-158页 |
·金融资源量化与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113-132页 |
·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113-115页 |
·2005 年14 个国家金融资源综合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115-123页 |
·美国1993 年到2005 年金融资源综合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123-131页 |
·结论 | 第131-132页 |
·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内生性与外生性的经验分析:以中国为例 | 第132-141页 |
·中国货币供应量及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 | 第132-134页 |
·货币供应量影响因素的结构分析 | 第134-136页 |
·基础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 第135页 |
·准备金存款比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 第135-136页 |
·货币供应量等时间序列的时域分析 | 第136-139页 |
·货币供应量等时间序列的频域分析 | 第139-141页 |
·结论 | 第141页 |
·各国金融资源与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 | 第141-157页 |
·各国金融资源的演进历程 | 第141-150页 |
·各国金融资源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 第150-156页 |
·结论 | 第156-157页 |
·本章小结 | 第157-158页 |
结束语 | 第158-160页 |
参考文献 | 第160-172页 |
附录 | 第172-192页 |
致谢 | 第192-1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94-1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