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债务不承担原则的局限与后继者责任规则的兴起 | 第12-26页 |
第一节 资产收购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 | 第12-15页 |
一、资产收购的概念 | 第12页 |
二、资产收购的法律特征 | 第12-15页 |
第二节 资产收购中的债务不承担原则及其局限 | 第15-18页 |
一、债务不承担原则及其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二、债务不承担原则的局限 | 第16-18页 |
第三节 保护潜在侵权债权人利益的必要性 | 第18-20页 |
一、债权保护平等性的要求 | 第18页 |
二、关注弱势群体的需要 | 第18-19页 |
三、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 第19页 |
四、完善市场机制的需要 | 第19页 |
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第19-20页 |
第四节 债务不承担原则的例外——后继者责任规则 | 第20-26页 |
一、后继者责任规则的起源及发展 | 第20-23页 |
二、后继者责任的性质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后继者责任规则的适用及其理论基础 | 第26-42页 |
第一节 后继者责任规则的四种传统理论的适用 | 第26-32页 |
一、“明示或默示责任承担”(express or implied agreement to assume the liability) | 第26页 |
二、“欺诈性转让”(fraudulent transfer) | 第26-28页 |
三、“事实合并”(de facto merger) | 第28-30页 |
四、“纯粹延续”(mere continuation) | 第30-31页 |
五、适用事实合并理论与纯粹继续理论的异同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后继者责任规则的两种新型理论的适用 | 第32-35页 |
一、“企业继续”(continuity of enterprise) | 第32-34页 |
二、“生产线规则”(the product line rule)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后继者责任规则的特殊运用 | 第35-39页 |
一、公司清算程序中资产收购的后继者责任规则的适用 | 第35-37页 |
二、破产资产收购中后继者责任规则的适用 | 第37-39页 |
第四节 后继者责任规则的理论基础 | 第39-42页 |
一、欺诈说 | 第39-40页 |
二、导致解散说 | 第40页 |
三、概括承担说 | 第40-41页 |
四、引导责任说 | 第41-42页 |
第三章 我国对后继者责任规则的借鉴 | 第42-49页 |
第一节 我国关于资产收购中潜在侵权债权人利益保护相关立法的现状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我国如何引入后继者责任规则 | 第43-49页 |
一、引入后继者责任规则的指导思想 | 第43-44页 |
二、应当引入四种传统理论 | 第44-45页 |
三、谨慎引入两种新型理论 | 第45-46页 |
四、限制后继者责任的范围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