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商业经济管理法令论文

论日本反垄断法中的课征金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导言第11页
第一章 课征金制度的概述第11-19页
 一、课征金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第11-13页
 二、课征金制度的相关概念界定第13-17页
  (一) 课征金的概念界定第13-14页
  (二) 课征金的实施对象界定第14-15页
  (三) 课征金的计算标准界定第15-17页
 三、课征金的执行程序第17-19页
第二章 课征金制度的合理性第19-30页
 一、有效体现了反垄断法的基本价值第19-23页
  (一) 有效体现了反垄断法的效率价值第19-21页
  (二) 有效体现了反垄断法的公平价值第21-22页
  (三) 小结第22-23页
 二、有利于反垄断法的实施第23-28页
  (一) 有利于日本的反垄断执法第23-24页
  (二) 各国反垄断法中都规定了相似制度第24-27页
  (三) 小结第27-28页
 三、与其他制裁措施相比较具有独特性第28-30页
第三章 课征金与我国《反垄断法》中行政罚款的比较第30-43页
 一、我国反垄断法及相关法律对行政罚款的具体规定第30-32页
  (一) 《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对行政罚款的规定第30-31页
  (二) 《反垄断法》对行政罚款的规定第31-32页
 二、课征金与我国《反垄断法》中的行政罚款之比较第32-43页
  (一) 概念和设立原则之比第32-33页
  (二) 功能之比第33-34页
  (三) 设定形式之比第34-36页
  (四) 实施对象之比第36-38页
  (五) 计算标准之比第38页
  (六) 执行程序之比第38-41页
  (七) 宽大处理之比第41-42页
  (八) 在反垄断法律责任中的地位之比第42-43页
第四章 课征金的变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第43-52页
 一、课征金客体范围的变化第44-45页
 二、课征金计算方法的变化第45-47页
  (一) 提高了课征金的计算率第45-46页
  (二) 加入了减轻计算率第46页
  (三) 加入了加重计算率第46-47页
 三、课征金裁量方式的变化第47-49页
  (一) 适用条件第47页
  (二) 适用范围第47-48页
  (三) 适用办法第48页
  (四) 适用除外第48-49页
 四、课征金的变革对我国反垄断法执行的启示第49-52页
  (一) 我国《反垄断法》中行政罚款的数额不宜太低第49-50页
  (二) 我国《反垄断法》中行政罚款的执行程序有待进一步规定第50-51页
  (三) 我国《反垄断法》对执法机构罚款减免权的规定不明确第51-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6-57页
后记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立法归类与宪法平等原则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美国资产收购中的后继者责任规则研究--以保护潜在侵权债权人利益为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