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家庭经济纠纷的诉讼解决--以清代地方官判牍中的案例为中心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17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1-14页 |
三、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四、研究范围及资料来源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案件发生的时代背景 | 第17-21页 |
第一节 民风狡悍 | 第17-19页 |
第二节 世风奢靡 | 第19-20页 |
第三节 人性尚赌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案件发生的原因及类型 | 第21-32页 |
第一节 案件发生的原因 | 第21-27页 |
一、困于衣食 | 第21-23页 |
二、子孙败家 | 第23-25页 |
三、仇扳诬陷 | 第25-27页 |
第二节 案件的类型 | 第27-32页 |
一、土地纠纷 | 第27-30页 |
二、债务纠纷 | 第30页 |
三、其他因经济问题而引发的纠纷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案件的审理 | 第32-46页 |
第一节 审案的心态 | 第32-41页 |
一、教化息讼之心 | 第32-36页 |
二、全族谊之心 | 第36-38页 |
三、矜怜宽宥之心 | 第38-41页 |
第二节 断案的依据 | 第41-44页 |
第三节 纠纷的解决 | 第44-4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