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7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的目的 | 第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港口物流能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7-32页 |
·现代物流理论 | 第17-20页 |
·物流的定义 | 第17页 |
·物流的分类 | 第17-18页 |
·物流的系统功能 | 第18-19页 |
·现代物流与港口的关系 | 第19-20页 |
·港口物流理论 | 第20-25页 |
·港口物流的定义 | 第20页 |
·港口物流的特征 | 第20-21页 |
·港口物流的功能 | 第21-23页 |
·港口物流系统的构成 | 第23-25页 |
·物流能力理论 | 第25-32页 |
·物流能力的概念 | 第25-27页 |
·物流能力的分类 | 第27-28页 |
·物流能力的构成 | 第28-32页 |
第3章 港口物流能力及其形成机理 | 第32-37页 |
·港口物流能力概述 | 第32-33页 |
·港口物流能力的概念 | 第32页 |
·港口物流能力的构成体系 | 第32-33页 |
·港口物流能力的形成基础 | 第33-37页 |
·港口物流能力形成的现实基础 | 第33-34页 |
·港口物流能力形成的经济基础 | 第34-35页 |
·港口物流能力形成的社会基础 | 第35页 |
·港口物流能力形成的产业基础 | 第35-37页 |
第4章 港口物流能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37-52页 |
·港口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7-42页 |
·港口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7-38页 |
·港口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8-42页 |
·港口物流能力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42-52页 |
·层次分析法(AHP) | 第42-46页 |
·灰关联分析法(GRA) | 第46-47页 |
·基于AHP和GRA的港口物流能力评价 | 第47-52页 |
第5章 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物流能力的评价 | 第52-67页 |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 第52-55页 |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与布局 | 第52页 |
·沿海主要港口物流现状 | 第52-55页 |
·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55-64页 |
·评价指标值的建立 | 第55-57页 |
·基于AHP和GRA的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物流能力评价 | 第57-64页 |
·评价结果 | 第64-67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4页 |
·评价结果对提高我国港口物流能力的启示 | 第64-67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67-70页 |
·全文总结 | 第67-69页 |
·研究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