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农业废弃棉籽壳生物法制备功能性低聚木糖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 ·棉籽壳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 | 第10-11页 |
| ·木聚糖 | 第11-13页 |
| ·木聚糖结构 | 第12页 |
| ·木聚糖的提取 | 第12-13页 |
| ·低聚木糖 | 第13-17页 |
| ·功能性低聚糖 | 第13-14页 |
| ·低聚木糖的理化性质 | 第14页 |
| ·低聚木糖的功能特性 | 第14-15页 |
| ·低聚木糖的提取 | 第15-16页 |
| ·低聚木糖的应用 | 第16-17页 |
| ·木聚糖酶降解酶系 | 第17-20页 |
| ·木聚糖酶降解酶系结构及分类 | 第17-19页 |
| ·木聚糖酶降解酶系的应用 | 第19-20页 |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棉籽壳中木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 | 第21-32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 ·材料 | 第21页 |
| ·药品和仪器 | 第21-22页 |
| ·方法 | 第22-25页 |
| ·棉籽壳中棉酚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2-23页 |
| ·棉籽壳的预处理 | 第23页 |
| ·碱法制备木聚糖 | 第23-24页 |
| ·木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 | 第24页 |
| ·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1页 |
| ·棉籽壳中棉酚含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 ·棉籽壳的预处理 | 第26-28页 |
| ·碱法制备木聚糖 | 第28-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菌株的筛选与初步鉴定 | 第32-40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实验材料 | 第32-34页 |
| ·材料 | 第32-33页 |
| ·仪器 | 第33-34页 |
| ·方法 | 第34-35页 |
| ·实验流程 | 第34页 |
| ·采样 | 第34页 |
| ·TLC 检测条件 | 第34页 |
| ·柠檬酸缓冲液的配置 | 第34页 |
| ·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 第34-3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 ·木聚糖酶产生菌的平板初筛 | 第35-36页 |
| ·产木聚糖酶菌株的摇瓶初筛 | 第36页 |
| ·TLC 复筛 | 第36-37页 |
| ·菌株的初步鉴定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内切型木聚糖酶产生菌产酶条件的研究 | 第40-48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 ·材料 | 第40页 |
| ·仪器 | 第40页 |
| ·方法 | 第40-41页 |
| ·最佳培养基组分的确定 | 第40页 |
| ·培养条件对产酶的影响 | 第40-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7页 |
| ·产酶培养基组分对产酶的影响 | 第41-44页 |
| ·培养条件对产酶的影响 | 第44-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酶法制备低聚木糖条件的初步研究 | 第48-58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48页 |
| ·方法 | 第48-49页 |
|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第48页 |
| ·总糖的测定 | 第48页 |
| ·平均聚合度的计算 | 第48-49页 |
| ·色素和糖吸附率的计算 | 第49页 |
| ·活性炭预处理 | 第49页 |
| ·低聚木糖与总糖比例的计算 | 第49页 |
| ·HPLC 测定发酵液中低聚木糖组分 | 第4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7页 |
| ·酶解棉籽壳木聚糖制备低聚木糖 | 第49-55页 |
| ·低聚木糖的初步纯化 | 第55-56页 |
| ·HPLC 测定发酵液中低聚木糖组分 | 第56-57页 |
| ·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58页 |
| ·展望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缩略语表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作者简介 | 第66-67页 |
| 导师评阅表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