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管理层面实现国内水路油品运输安全的探索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国内水路油品运输安全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 第12-14页 |
| 第2章 国内水路油品运输涉及的相关概念 | 第14-18页 |
| ·常见的经水路运输的石油产品性质和特征 | 第14页 |
| ·抽样分析各类油品的比例 | 第14-15页 |
| ·水上交通事故的定义与分级 | 第15-16页 |
| ·水路油品运输相关法规 | 第16-18页 |
| ·国际相关法律法规 | 第16-17页 |
| ·国内相关法规 | 第17-18页 |
| 第3章 国内水路油品运输现状分析 | 第18-24页 |
| ·国内油品运输船舶的发展情况 | 第18-19页 |
| ·国内水运企业的发展情况 | 第19-20页 |
| ·水路油品运输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4页 |
| ·管理体制不清晰 | 第20-21页 |
| ·内部制度不落实 | 第21页 |
| ·运力增长迅猛增加管理难度 | 第21-22页 |
| ·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差 | 第22页 |
| ·运油船舶消防隐患多 | 第22-23页 |
| ·水上救援能力不足 | 第23-24页 |
| 第4章 企业管理层面影响油品运输安全指标分析 | 第24-31页 |
|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24-25页 |
| ·评价因素的选取 | 第25-26页 |
| ·权重的计算与结果 | 第26-31页 |
| ·算法介绍 | 第26页 |
| ·计算过程 | 第26-31页 |
| 第5章 案例分析:“皖蚌埠油 188”碰撞事故 | 第31-34页 |
| ·事故概况 | 第31页 |
| ·事故详细经过 | 第31页 |
| ·直接原因分析 | 第31-32页 |
| ·企业管理层面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检验 | 第32-34页 |
| 第6章 降低事故发生的建议措施 | 第34-49页 |
| ·规范市场准入条件 | 第34-37页 |
| ·人员配备成为衡量企业整体素质的标准 | 第34-35页 |
| ·以岗位责任制为基础建立企业规章制度体系 | 第35-36页 |
| ·明确岗位责任对应的制度设置 | 第36-37页 |
| ·采取教育培训措施削减和控制风险 | 第37-38页 |
| ·教育培训制度的规定内容 | 第37-38页 |
| ·安全文化营造培训教育的人文环境 | 第38页 |
| ·建立技术档案 | 第38页 |
| ·人本原则落实企业规章制度体系 | 第38-41页 |
| ·实行岗位聘任制 | 第39页 |
| ·实行奖惩措施 | 第39-40页 |
| ·落实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 第40-41页 |
| ·建立企业监督保障体系排查安全隐患 | 第41-42页 |
| ·发动员工开展企业自我约束 | 第41页 |
| ·发动舆论监督监控企业经营 | 第41-42页 |
| ·把握政策导向开展隐患排查 | 第42页 |
| ·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减少损失 | 第42-44页 |
| ·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 第42-43页 |
| ·编制和落实应急预案 | 第43页 |
| ·落实事故的报告和处理程序 | 第43-44页 |
| ·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科技进步 | 第44页 |
| ·推进船型标准化杜绝以托代管的情况 | 第44-46页 |
| ·依法取得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证明(DOC证书) | 第45页 |
| ·船舶建造过程遵守程序和标准 | 第45-46页 |
| ·行业协会作为行业管理的有益补充 | 第46-49页 |
| ·开展航运调研指引行业发展 | 第46-47页 |
| ·配合政府职能转变,参与行业管理 | 第47页 |
| ·积极开展业务咨询和培训 | 第47-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