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贵州省都匀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导论第6-9页
 一、选题意义第6-7页
 二、研究综述第7-8页
 三、研究方法第8-9页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第9-19页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第9-13页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第9-10页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指导思想第10-12页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第12-13页
 第二节 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13-19页
  一、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第13-14页
  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第14-16页
  三、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第16-17页
  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17-19页
第二章 贵州省都匀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19-33页
 第一节 贵州省都匀市概况第19-23页
  一、都匀市自然地理环境第19-21页
  二、都匀市的历史与文化第21-23页
 第二节 都匀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第23-25页
  一、都匀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第23-24页
  二、都匀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第24-25页
 第三节 都匀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其成就第25-33页
  一、都匀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程第25-28页
  二、都匀市“文明生态小康村”试点举例—大坪镇联芒村的“文明生态小康村”创建第28-30页
  三、都匀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第30-33页
第三章 都匀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33-42页
 第一节 都匀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33-36页
  一、农村乡风文明指数偏低第33-34页
  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第34-35页
  三、农民扩大再生产进程缓慢第35页
  四、农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第35-36页
 第二节 推动都匀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第36-42页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第36-38页
  二、以交通、电力设施为重点,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第38页
  三、以资源优势为动力,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第38-40页
  四、以教育事业发展为保障,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附录第47-59页
后记第59-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朝鲜族基督教信仰研究
下一篇: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朝鲜族村新农村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