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基督教论文--对基督教的分析与研究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朝鲜族基督教信仰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3页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背景第8-9页
 第二节 研究相关动态第9-11页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第11-13页
第一章 北京市朝鲜族基督教信仰状况第13-28页
 第一节 北京市朝鲜族概况第13-16页
  一、中国朝鲜族简况第13-15页
  二、北京市朝鲜族概况第15-16页
 第二节 北京市朝鲜族基督教信仰第16-23页
  一、朝鲜族基督教信仰的历史简况第16-18页
  二、北京市朝鲜族基督教信仰状况第18-19页
  三、北京市朝鲜族基督教聚会点概况第19-23页
 第三节 北京市基督教朝鲜语聚会的特点分析第23-28页
  一、北京市基督教朝鲜语聚会与北京市基督教汉语聚会差异表现出的特点第23-24页
  二、北京市朝鲜族基督教信仰群体人员结构特点第24-26页
  三、北京市基督教朝鲜语聚会活动内容的特点第26-28页
第二章 基督教在北京市朝鲜族社会传播的原因分析第28-36页
 第一节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下的精神信仰需求是社会原因第28-30页
  一、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保障了朝鲜族宗教信仰自由第28-29页
  二、精神信仰需求是社会原因第29-30页
 第二节 基督教自身的特点是客观原因第30-34页
  一、基督教宗教文化功能的发挥第30-32页
  二、基督教的实用性和所谓的神迹第32-33页
  三、基督教教义的功用第33-34页
 第三节 朝鲜族社会需求是主观原因第34-36页
  一、民族意识与宗教力量的结合第34页
  二、家庭及周围信仰环境的影响第34页
  三、族源关系的影响第34-36页
第三章 北京市朝鲜族基督教信仰群体管理对策建议第36-41页
 第一节 正确认识和处理北京市朝鲜族社会问题第36-37页
  一、正确认识北京市朝鲜族社会存在的问题第36页
  二、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相结合,正确处理北京市朝鲜族社会问题第36-37页
 第二节 北京市朝鲜族基督教信仰群体管理建议第37-41页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宗教观,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第37-39页
  二、积极推动朝鲜族救助组织建设,救助进京朝鲜族适应新环境第39页
  三、积极发现和解决北京朝鲜族社会存在的各种需求第39页
  四、积极引导朝鲜族基督教信仰群众积极投身北京市和谐社会建设第39-40页
  五、坚持基督教的“三自”,保持其独立性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后记第45-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蒙古族长调专业对民族院校音乐改革的启示
下一篇:贵州省都匀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