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侦查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秘密侦查概述 | 第8-14页 |
第一节 秘密侦查概念及相关概念辨析 | 第8-9页 |
第二节 秘密侦查的性质及分类 | 第9-11页 |
第三节 秘密侦查的必要性 | 第11-14页 |
一、应对犯罪智能化与警力资源有限性的需要 | 第11-12页 |
二、减少刑讯逼供与减少超期羁押的需要 | 第12页 |
三、国际司法接轨与履行公约义务的需要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两大法系秘密侦查的立法考察 | 第14-19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秘密侦查的立法现状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秘密侦查的立法现状 | 第15-16页 |
第三节 两大法系的立法原则 | 第16-19页 |
第三章 我国秘密侦查的现状 | 第19-22页 |
第一节 我国秘密侦查的立法现状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我国秘密侦查的实践现状 | 第20-22页 |
一、适用部门缩小化 | 第20页 |
二、接案标准不统一 | 第20页 |
三、审批制度不规范 | 第20-21页 |
四、证据缺乏合法性 | 第21页 |
五、相关部门配合不力 | 第21页 |
六、权利侵犯无救济 | 第21页 |
七、保密措施不健全 | 第21-22页 |
第四章 我国秘密侦查的立法建议 | 第22-28页 |
第一节 秘密侦查启动程序立法 | 第22-24页 |
一、秘密侦查的适用范围 | 第22-23页 |
二、秘密侦查的适用对象 | 第23页 |
三、秘密侦查的审批程序 | 第23-24页 |
第二节 秘密侦查实施程序立法 | 第24-25页 |
一、秘密侦查的种类 | 第24页 |
二、秘密侦查的实施主体 | 第24页 |
三、秘密侦查的实施期限 | 第24-25页 |
四、秘密侦查的相关协助部门 | 第25页 |
第三节 秘密侦查结果有效性立法 | 第25-26页 |
一、证据的合法性 | 第25-26页 |
二、证据材料的保存 | 第26页 |
第四节 秘密侦查监督救济性立法 | 第26-28页 |
一、秘密侦查的监督性立法 | 第26页 |
二、明确违法责任及相应救济措施 | 第26-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