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导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0-13页 |
一、律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 第10页 |
二、律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 第10-13页 |
(一) 在形式内容上,主要体现为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 第11页 |
(二) 在调整对象上,主要体现为执业性和非执业性的统一 | 第11页 |
(三) 在表现形式上,主要体现为规范性和非规范性的统一 | 第11页 |
(四) 在践行方式上,主要体现为他律性和自律性的统一 | 第11-12页 |
(五) 在处罚目的上,主要体现为惩戒性和教育性的统一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我国律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13-22页 |
一、我国律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一) 律师与司法机关的关系方面 | 第13-14页 |
(二) 律师与委托人关系方面 | 第14页 |
(三) 律师与律师同行关系方面 | 第14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14-22页 |
(一) 经济原因 | 第15-16页 |
(二) 法律原因 | 第16-18页 |
(三) 管理原因 | 第18-19页 |
(四) 教育原因 | 第19-20页 |
(五) 历史原因 | 第20页 |
(六) 自身原因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国外律师职业道德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 | 第22-28页 |
一、美、英、日等国家律师职业道德管理体制的考察 | 第22-25页 |
(一) 美国 | 第22-23页 |
(二) 英国 | 第23-24页 |
(三) 日本 | 第24-25页 |
二、可供借鉴的一些共同特点 | 第25-28页 |
(一) 入门品行审查的严格性 | 第25-26页 |
(二) 管理的自主性和权威性 | 第26页 |
(三) 规范的统一性 | 第26-27页 |
(四) 内容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加强我国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 | 第28-35页 |
一、完善基础管理 | 第28-30页 |
(一) 规范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 | 第28-29页 |
(二) 健全和完善道德规范的评价、监督和执行机制 | 第29-30页 |
二、强化教育职能 | 第30-32页 |
(一) 加强法学院教育中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 | 第30-31页 |
(二) 加强律师的自律教育 | 第31页 |
(三) 建议设立律师学院 | 第31-32页 |
三、加强职业保障 | 第32-33页 |
(一) 完善律师执业行为规范 | 第32页 |
(二) 建立优秀律师转任法官、检察官或其他公职的机制 | 第32-33页 |
(三) 设立行业互助基金,对低收入律师提供职业保障 | 第33页 |
四、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 第33页 |
五、严格惩戒机制 | 第33-35页 |
(一) 关于“从严治律” | 第34页 |
(二) 关于健全机制 | 第34-35页 |
第五章 关于我国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 第35-40页 |
一、经济层面 | 第35-36页 |
二、政治层面 | 第36-37页 |
三、文化层面 | 第37-38页 |
四、管理层面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