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造纸机基础动力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大型造纸机简介 | 第10-12页 |
| ·造纸机的组成 | 第10-11页 |
| ·现代大型造纸机 | 第11-12页 |
| ·大型造纸机基础特点 | 第12页 |
|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 | 第13-14页 |
| ·大型造纸机基础设计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数值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17页 |
|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数值方法 | 第14-16页 |
| ·数值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2.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方法简述 | 第18-23页 |
|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理论的发展概述 | 第18-20页 |
| ·质量—弹簧—阻尼模型 | 第18-19页 |
| ·弹性半空间模型 | 第19-20页 |
| ·动力机器基础的设计准则 | 第20页 |
| ·大型造纸机基础规范设计方法简介 | 第20-23页 |
| 3. 大型造纸机有限元建模的相关问题 | 第23-30页 |
| ·结构及土体的本构模型 | 第23-24页 |
| ·钢筋混凝土单元的选取和处理 | 第24-25页 |
| ·分离式模型 | 第24-25页 |
| ·组合式模型 | 第25页 |
| ·整体式模型 | 第25页 |
| ·人工边界的选取及实现方法 | 第25-28页 |
| ·人工边界的选取 | 第26-27页 |
| ·人工边界的实现 | 第27-28页 |
| ·其他相关问题的处理 | 第28-30页 |
| ·桩—土接触面的处理 | 第28页 |
| ·动力计算中阻尼的选择 | 第28页 |
| ·单元网格大小的影响及确定 | 第28-30页 |
| 4. 某大型造纸机基础的动力分析 | 第30-48页 |
| ·工程概况 | 第30页 |
| ·计算资料 | 第30-32页 |
| ·材料参数 | 第30-31页 |
| ·动力机器基础截面参数 | 第31页 |
| ·机器梁的截面参数 | 第31页 |
| ·辊子几何及动力参数 | 第31-32页 |
| ·ASYSY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2-36页 |
| ·上部机器的有限元模型 | 第32-34页 |
| ·机器基础的有限元模型 | 第34页 |
| ·土体及边界单元的有限元模型 | 第34-36页 |
| ·模态分析 | 第36-41页 |
| ·幅值反应分析 | 第41-46页 |
| ·结构阻尼的确定 | 第41页 |
| ·振动线位移计算 | 第41-45页 |
| ·振动线速度分析 | 第45-46页 |
| ·计算结论 | 第46-48页 |
| 5. 大型造纸机基础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 第48-55页 |
| ·共振法与振幅法的比较 | 第48-49页 |
| ·机器对基础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49-53页 |
| ·刚性基础下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3-55页 |
| 结论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