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促进就业财税政策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0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就业与失业 | 第10-11页 |
·财税政策及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类型 | 第11-1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9-20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9页 |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财税政策促进就业的理论基础 | 第20-30页 |
·西方主要的经济学流派就业理论 | 第20-24页 |
·马克思主义的就业理论 | 第20-21页 |
·古典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 | 第21页 |
·凯恩斯学派的就业理论 | 第21-22页 |
·货币学派的就业理论 | 第22-23页 |
·供给学派的就业理论 | 第23-24页 |
·发展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 | 第24页 |
·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的运行机理 | 第24-26页 |
·政府的公共支出对就业的影响 | 第24-25页 |
·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对就业的影响 | 第25-26页 |
·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的运行机理 | 第26-30页 |
·税收影响劳动力需求 | 第26-27页 |
·税收影响劳动力供给 | 第27-30页 |
第三章 我国促进就业财税政策的分析 | 第30-40页 |
·我国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3页 |
·我国就业的基本情况 | 第30-32页 |
·我国就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第32-33页 |
·我国现行的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 | 第33-36页 |
·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财税政策 | 第33-34页 |
·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安置富余劳动力的财税政策 | 第34-35页 |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政策 | 第35页 |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的财税政策 | 第35-36页 |
·我国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36-40页 |
·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体系不健全 | 第36页 |
·财政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不够 | 第36-38页 |
·财政对社会保障支持不够,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 第38-39页 |
·缺乏对农村就业的财税扶持政策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40-49页 |
·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计量研究 | 第40-43页 |
·经济增长对就业影响模型的建立及数据选取 | 第40-42页 |
·格兰杰因果检验及非线性回归分析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页 |
·就业决定模型的推导和实证研究 | 第43-49页 |
·就业决定模型的推导 | 第43-45页 |
·对就业决定模型进行估计 | 第45-47页 |
·就业决定模型中各因素对就业贡献率的测度 | 第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国外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借鉴 | 第49-56页 |
·国外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 | 第49-54页 |
·增加政府的就业支出,完善国家就业援助 | 第49-51页 |
·运用财税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拓展就业领域 | 第51-52页 |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 第52-53页 |
·用社会保障政策促进就业 | 第53-54页 |
·国外促进就业财税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第54-56页 |
·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同步 | 第54页 |
·利用创业、非正规就业带动就业 | 第54页 |
·扶持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发展 | 第54页 |
·健全立法,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 第54-55页 |
·征收社会保障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第55-56页 |
第六章 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选择 | 第56-63页 |
·坚持就业优先的政策导向 | 第56-57页 |
·加强财税政策对就业的扶持 | 第57-60页 |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 第57页 |
·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引导 | 第57-58页 |
·加强对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扶持 | 第58-59页 |
·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 第59-60页 |
·完善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体系 | 第60-63页 |
·健全现行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体系 | 第60-61页 |
·加强财税政策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