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基于监测数据的滑坡预测与数值模拟研究--以西藏樟木滑坡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9页
   ·边坡监测技术发展现状第8-11页
     ·边坡安全监测仪器和技术方法的研究现状第8-10页
     ·边坡安全监测数据分析处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1-15页
     ·确定性分析方法第11-13页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第13-15页
   ·边坡预测预报的发展状况第15-16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思路、目的和特点第16-19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研究思路第17页
     ·研究目的第17页
     ·研究特点第17-19页
第二章 樟木滑坡监测系统的布置与实施第19-33页
   ·樟木滑坡概况第19-22页
     ·自然条件第19-20页
     ·地形地貌第20页
     ·地层岩性与岩土工程地质特征第20-21页
     ·地质构造第21页
     ·水文地质条件第21-22页
     ·地震影响第22页
     ·人类工程活动第22页
   ·樟木滑坡监测目的及原则第22-24页
     ·樟木滑坡监测的目的第22-23页
     ·樟木滑坡监测的原则第23-24页
   ·樟木滑坡监测任务及仪器选择第24-28页
     ·地表位移监测第24-25页
     ·地下岩移监测第25-28页
     ·裂隙的监测第28页
   ·巡视监测适用性评价第28-29页
   ·樟木滑坡监测系统布置第29-31页
     ·地表位移监测点的布设及测量第29-30页
     ·深部位移监测第30页
     ·裂缝观测第30-31页
     ·监测周期及监测年限第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樟木滑坡监测数据处理及分析第33-45页
   ·监测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第33-36页
     ·监测资料的搜集第33页
     ·原始观测资料的误差分析第33-34页
     ·填表和绘图第34-35页
     ·监测数据的处理第35-36页
     ·初步分析和异常值判识第36页
   ·地表变形监测结果分析第36-37页
   ·深部位移监测结果分析第37-42页
   ·裂缝观测分析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樟木滑坡数值模拟与分析第45-62页
   ·FLAC-3D 基本原理第45-51页
     ·连续介质几何方程第46-48页
     ·本构方程第48-49页
     ·运动方程第49-50页
     ·差分算法第50-51页
   ·FLAC-3D 求解问题一般方法第51-54页
     ·确定数值分析的目标第51页
     ·建立描述实际问题的概念模型第51-52页
     ·建立并运行简单的理想化模型第52页
     ·汇集求解问题的详细数据第52-53页
     ·准备运行不同的具体模型第53页
     ·进行模型的运算第53页
     ·分析运算结果第53-54页
   ·FLAC-3D 实例建模第54-61页
     ·位移场规律分析第54-57页
     ·应力场规律分析第57-59页
     ·剪应变规律分析第59-60页
     ·危险滑动面示意图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灰色系统理论预测研究第62-81页
   ·概述第62-63页
   ·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第63-67页
     ·基本概念第63-65页
     ·数据生成第65-66页
     ·序列的光滑性第66-67页
     ·序列的指数规律第67页
   ·灰色关联分析第67-70页
     ·关联数据列预处理第68-69页
     ·灰色关联度第69-70页
     ·灰色关联序第70页
   ·灰色系统理论的建模第70-75页
     ·建模的一般步骤第70页
     ·数据检验及预处理第70-71页
     ·灰色系统模型第71-75页
   ·灰色模型的精度检验第75-76页
   ·樟木滑坡灰色变形预测第76-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结论第81-82页
   ·展望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下穿重庆江北机场隧道爆破参数的优化设计及数值模拟研究
下一篇:隧道防水及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