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心理契约特点及管理对策研究--以CQ市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研究创新 | 第12-13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3-32页 |
·心理契约概念及相关研究 | 第13-23页 |
·心理契约的概念及特点 | 第13-15页 |
·心理契约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心理契约的内容与结构维度 | 第16-20页 |
·心理契约违背及相关研究 | 第20-23页 |
·我国公务员心理契约概念 | 第23-25页 |
·公务员的界定 | 第23-24页 |
·公务员心理契约概念 | 第24-25页 |
·心理契约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25-32页 |
·心理契约国外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心理契约国内研究现状 | 第29-32页 |
3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32-36页 |
·研究构思及统计方法 | 第32-33页 |
·研究构思 | 第32页 |
·研究统计方法 | 第32-33页 |
·调查问卷的结构及检验 | 第33-36页 |
·问卷内容结构设计 | 第33-34页 |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34-36页 |
4 CQ 市公务员心理契约的实证研究 | 第36-59页 |
·样本基本情况及CQ 市公务员心理契约结构分析 | 第36-46页 |
·研究样本基本情况 | 第36-37页 |
·CQ 市公务员心理契约的内容结构 | 第37-44页 |
·企业员工与公务员心理契约内容结构比较 | 第44-46页 |
·CQ 市公务员心理契约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异分析 | 第46-56页 |
·性别与心理契约的方差分析 | 第46-48页 |
·年龄与心理契约的方差分析 | 第48-50页 |
·工作年限与心理契约的方差分析 | 第50-52页 |
·学历状况与心理契约的方差分析 | 第52-53页 |
·行政级别与心理契约的方差分析 | 第53-56页 |
·CQ 市公务员组织心理契约违背感知 | 第56-57页 |
·小结讨论:我国公务员心理契约特点 | 第57-59页 |
5 基于心理契约的公务员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分析 | 第59-68页 |
·基于心理契约的公务员人力资源管理途径 | 第59-63页 |
·招聘中的心理契约管理 | 第59-60页 |
·建立起良好的培训机制 | 第60-61页 |
·实施客观公正的绩效考核与反馈 | 第61-62页 |
·建立合理、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 | 第62-63页 |
·重视公务员的职业生涯管理 | 第63页 |
·公务员心理契约管理的保障措施 | 第63-68页 |
·“以人为本”的理念培育良好的政府文化 | 第63-65页 |
·构建学习型政府 | 第65-66页 |
·建立多元化的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66-67页 |
·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 | 第67-68页 |
6 研究总结及后续研究建议 | 第68-70页 |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68页 |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建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附录 | 第73-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