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图表目录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6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11-13页 |
1.讨论中"漂移现象"严重,阻碍了问题的有效解决 | 第11-12页 |
2.实时交流功能欠缺,弱化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交流 | 第12页 |
3.学习者协作学习的意识不强,参与程度不高 | 第12-13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CPSL论坛设计的现状依据 | 第14页 |
2.CPSL论坛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14页 |
3.CPSL论坛的设计 | 第14页 |
4.CPSL论坛的实现 | 第14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文献分析法 | 第15页 |
2.调查法、访谈法 | 第15-16页 |
一、CPSL理论概述 | 第16-41页 |
(一) PBL概述 | 第16-24页 |
1.问题与问题解决 | 第16-18页 |
2.PBL的定义 | 第18-20页 |
3.PBL的过程 | 第20-21页 |
4.PBL的特点与价值 | 第21-24页 |
(二) CSCL概述 | 第24-30页 |
1.CSCL概念解析 | 第24-27页 |
2.CSCL基本结构 | 第27-29页 |
3.CSCL的交互与协作 | 第29-30页 |
(三) 网络环境下CPSL理论概述 | 第30-41页 |
1.网络环境下PBL与CSCL的整合 | 第30-34页 |
2.CPSL的含义 | 第34-37页 |
3.CPSL的理论基础 | 第37-41页 |
二、CPSL论坛设计 | 第41-60页 |
(一) CPSL论坛设计构想 | 第41-45页 |
1.增加聊天室的功能,实时与非实时交流"珠联璧合" | 第41-43页 |
2.以互动问答平台的形式,实现知识交流与共享 | 第43-45页 |
(二) CPSL论坛框架设计 | 第45-51页 |
1.CPSL论坛的组成要素 | 第45-48页 |
2.CPSL论坛的问题解决过程 | 第48-50页 |
3.CPSL论坛的学习者评价 | 第50-51页 |
(三) CPSL论坛的系统功能设计 | 第51-60页 |
1.划分功能模块 | 第51-55页 |
2.设计功能 | 第55-58页 |
3.论坛扩展功能 | 第58-59页 |
4.扩充功能接口 | 第59-60页 |
三、CPSL论坛的开发实践 | 第60-88页 |
(一) 开发工具 | 第60-62页 |
1.开发语言环境选择 | 第60-61页 |
2.后台数据库的选择 | 第61页 |
3.系统开发工具选择 | 第61-62页 |
(二) 关键模块的实现 | 第62-74页 |
1.用户模块的相关数据库设计 | 第62-63页 |
2.协作问题解决学习模块的实现 | 第63-69页 |
3.后台管理模块的实现 | 第69-74页 |
(三) 论坛的使用 | 第74-83页 |
1.学习者的使用 | 第74-79页 |
2.教师用户的使用 | 第79-81页 |
3.最佳答案的控制 | 第81-83页 |
(四) 应用效果分析 | 第83-88页 |
1.学习者的评价 | 第83-87页 |
2.任课教师的评价 | 第87-88页 |
四、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一) 数据库系统的改良 | 第88-89页 |
(二) 讨论结果保存功能的改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附录1 浙江海洋学院网络课程CPSL论坛使用效果调查问卷 | 第93-95页 |
附录2 浙江海洋学院网络课程CPSL论坛使用效果访谈提纲 | 第95-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